随着罗司令的下令,卫兵开了门,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雷耀身上。
在他准备进去的时候,愕然愣了一下,随即就又微笑了起来。这功夫罗司令已经快步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冲众人介绍道各位都听过上海地区出了一位打鬼子英雄吧,雷耀,就是这个年轻人。
雷耀同每一位军官都很有礼貌的点了点头,看样子好像是一位君子,温和安详,谦而有礼。
介绍的虽然简单,却精炼又富有特色。军中对于雷耀的传闻早就耳熟能详,传的神乎其神。只是感到惊诧,不过惊诧的神色里可见到每个人都带着赞赏的目光,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他,所有人都开始打量起眼前的这个二十不过的小伙子,没想到如此年轻的小伙子,竟一次次的干着连部队都很难办成的事,不禁各个心中都冒出一句话自古英雄出少年。
昨天晚上的战役,大家也听说了吧,我方派出三十官兵,全歼敌人三百军力,这一切也是雷耀的功劳。好似自己的直系下属似的,说话间罗司令满是笑意和自豪。
对于这份夸赞,雷耀显得一时间无法接受,毕竟在做的各位,能混到这种层面的,哪个不是经历了战场上的风雨,同他们比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
为此他紧忙谦虚了一番,说:多亏罗司令制定的计划,将鬼子们包了饺子。
诶?你就不要再谦虚了,我可听刘凯说,在最后紧要关头鬼子们想发起狠来,兄弟们都快撑不住了,多亏了你,几个手榴弹解决了几十个鬼子,鬼子们这才没有突围成功。
对方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雷耀也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雷耀的表现很受众人喜爱,有几名将领问询他是否有参军,看那意思都是想拉拢到自己的身旁,不过这意图早早的就被罗司令打断了。
好了,大家就不要在雷耀身上浪费心思了,这事我早就跟他聊过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就不要勉强了,既然都是打鬼子,那就是伙伴。
罗司令冲众人说完,回头瞧向雷耀,叫你来,是想着让你也跟着我们分析分析下接下来的战局,我们参军多年使得都是正经的作战路子,而你不同,有的是鬼点子,所以我让你也来瞧瞧,看能不能想到一些土路子,有时候这些比我们正规军的部署都有效。
罗司令真是开玩笑了,我都没参过军,你让我自己去打鬼子还行,要说谈一些见解,这可真是高看我了。雷耀觉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战略上的每一步计划都是牵动着部队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人的作战,一个不慎,那损失的可都是数不尽的生命,雷耀不是怕背这个责任,而是自己没有资格可以担这份使命,所以他恨不得立马离开这里。
没事,你只管提出你的想法就好,最终的决定是我来拍板的,不会有你的任何责任。罗司令看出了雷耀的心思,在他还没有再开口之前,抢先道出示意雷耀尽管放心。
既然都这样说了,雷耀再拒绝也显得不好,罗司令的身份是高高在上的,若是拒绝了这显然会令对方在众位将领面前丢了颜面,就算罗司令不在意,这事总归是不好,给对方造成的影响是不容乐观的。
在罗司令的示意下,雷耀就近坐了下来,礼貌的朝左右打了个招呼。在罗司令继续开始的指令下,众人专心致志的盯向墙上挂着的那张战略图。为了保证行动的万无一失,必须事先将所有令人不安的因素在会议中全部摊开来讨论。
这样的作战商讨,雷耀还是第一次参加,奇怪的是他完全听的懂得,甚至在罗司令还未说下一句时,他已经猜到下步的打算,所以期间他表现的很从容,只不过始终没有开过口。
这番讨论的作战部署,是应对城南方面的战役,自从上海被日军控制之后,北上取南京就成了日军下一步的计划,还在死死防守的溃军最终被调往南京方面,一路上日军追追停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即便如此敌人的部队已经距离南京不远的距离,根据最近探来的情报,日军的陆战队正在集结兵力,看意思是马上有举动。
方面意思是,这场战役在所难免,与其等着对方出击,不如先发制人,来次强攻偷袭,这才在罗司令被调走之前,召集来了所有南京方面的将领来研究战略,同时也算作是临行前的交接。
上级委派了唐生智作为南京城防司令官,罗卓英走后,便由负责南京方面的要事,所以罗司令在讨论期间多番问询唐生智的意见,毕竟后者才是之后的主将领。
唐生智对于此番战略的安排没有异议,只是他的两名附官王敬久和宋希濂却始终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自打上海失守后这二人多次提出过放弃南京的建议,因为两地实则相隔不远,而且南京城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小鬼子必然会发动一切的火力来攻占,论兵力战力,眼下方面很难抵挡日军的侵袭,所以要说他们是贪生怕死之人,也算不上,因此在座各位渐渐形成了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一是南京城不仅要重兵严守,而且还要趁敌不备强行反攻,二是全军退回城池,若敌人火力强大,我军不敌,也好有个退路。
第三种方案由罗卓英独自提出,但只说了开头没有继续说下去,想先听下众人的意见。
老唐,你怎么看。
罗卓英依然主问询唐生智的意见,后者丝毫没有犹豫回道:我曾对委员长许诺过,无论如何死守南京,同敌人死拼到底,论眼下的战力咱们可能稍逊敌方一筹,但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地形劣势我们最为清晰,所以我同意第一种方案,而且要尽快,趁敌军不备速速强攻,据我了解城南的鬼子即便是近几日的集结,军力上也不比咱们多不哪去,我有把握取下胜利。
听着这番话,罗卓英很是欣慰,不过这时候宋希濂却抢言道:话是这么回事,但你得想想,咱们现在的兵力战斗力仅能称作半数,其中很多都是从上海被打回来的溃兵,你让他们打,气势都没了怎么打,那等于白白去送死,照我说咱们还是兵力全守在城口,鬼子再嚣张也不敢轻易强攻,有着地势的优越,他们只要敢闯那就是送命。
二人的见解都是先后得到了部分人的支持,罗卓英没有立马定夺反而朝雷耀瞧来,发现之后雷耀紧忙避开了对方的眼神,心说没想到军队打仗会这么乱套,这要换做是他,肯定选择第一方案,明知道危险要来,何必要等着对方来打自己。
雷耀你怎么看,没事大胆说,我听听你真实的想法。该来的总是会来,就怕罗卓英会问自己,没想到对方还是开了口,既然问了,不回答也是不好,想了想雷耀索性直话直说,同时还把从南造云子那得来的情报告知了众人。
跟各位比起来我就是个外行,我的意见纯粹我个人的想法,不对的地方请见谅。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雷耀仅仅是表达自己的看法,至于能带来什么取舍,这可跟雷耀说不着了。
罗卓英心中暗赞雷耀也是个有城府的人,他是以为雷耀是先礼后兵,因为他的观点,无论偏向任何一方,总归会得罪另一方,实际上雷耀并不是这个意思,针对这两种方案,他都不看好。
按照眼下的分析确实两套方案都各自有其道理,我也不好选择,我更想听听罗司令的第三种方案。还有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想过,南京城两面临水,这才是我军最需要担忧的。
雷耀的话,说的不是很明白,但是聪明人立马恍然,大家只顾着城南方位,却忽略了南京的两侧水域,要知道日军可是连出云号这样庞大的先进科技都有。
我才得到的情报,日军目前的指挥官松井石根正准备,通过南京两侧水域,以及大家有所防范的城南地区,分三路一举进攻,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我觉得这事很重要。雷耀这是从南造云子口中听来的,既然是秘密情报所以其分量定然极重。
说话间罗卓英已经再次返回到战略图前,雷耀讲完,看向他时,他已经在敲击着地图上的两处位置。
南京对面被长江半包围着,像是一个酒杯一样扣着,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种,我们以为南京借助水域阻隔是个极大的优势,其实恰恰相反,敌人若想拿下南京,只需要这、这、这三路攻势过来,恰好是一个三角形,以东南方向对南京形成半包围圈,那么我们将彻底被围困,连退路都没有。
罗卓英好似比雷耀提前了解到了情报一样,对于雷耀的讲话,没有感到任何讶异,反而雷耀后边还想说的话,全部从罗司令的口中道了出来,而且分析的透彻。
这让雷耀觉得,罗司令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不过话又说回来,对方既然能够成为司令,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照你这样说,咱们岂不是必败?那咱还守什么,快点撤吧。这次说话的是王敬久,认同他建议的还有宋希濂几人,看着地图上的位置走向,若敌人真的三举进攻,那可真是没戏了。
话不能说这么早,既然已经知道了敌人的举动,那我们就有办法应对,城南方面必然要守,同时城池两侧水域也要看守,虽然水军我方难以抵挡,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先机,就可以毁掉他们的计划。比如这里。罗卓英指了指长江南岸的一处继续道:日军的兵力是需从上海方面涌进,想要占据这方水域,必然会在白茹口这几个点登陆,按照对松石的战略分析,我猜测他们必然要沿沪宁铁路线前进,我们能有所准备,堵截围剿这些鬼子,他们逃的机会都没有。还有这里
罗司令滔滔不绝把鬼子的行踪以及克制方法说的彻头彻尾有理有据的,不禁让人感叹他的谋略,在把所有的要点讲述过后,早先声称不如撤离的王敬久和宋希濂几人也是闭口不言,纷纷点头称赞罗卓英的部署到位。
当众人还在继续讨论着战略上存在的一些隐患时,雷耀已经分了心,罗卓英喊他进来并非是口中所讲的要听听他有什么土路子,并且他才获取的情报显然罗卓英早就了解到了,那么他喊自己进来的目的到底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