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舒王殿下当了闲散王爷两年,终于能拿到一个实职的,职位还不低。
这事还要从刑部有个侍郎官运不济说起,考上进士年纪已经不小,当了没几年又连着三个丁忧,好不容易服完丧,自己莫名其妙大病一场,落下病根,不到花甲之年遗憾退出官场,官家还算给面子,让他表面风光的致仕回老家养老了。
舒王殿下就是顶的这个职位,能进入六部都算实权单位,且刑部算执法单位,在六部更有分量。
这个位置本来是庆延帝留给崇王的,位置好,分量好,上有能臣尚书顶着,下有酷吏同僚办事,能得到的名声和功绩不会差,正好可以给刚及冠的崇王刷脸,奈何分管刑部的阁老冉阁老,名字叫冉温,别看名中带个温,性子却是强烈的。
他倒也没有御史台要血溅朝堂的壮烈,而是不紧不慢上了告老还乡的折子,态度不言而喻。
——崇王进,他走!
冉温可是在政事堂中除范阁老外资历最老的,两人都是同年进士,年纪相当,范阁老占了一个帝师的头衔,这才大了他一头,且他掌管刑部多年,雷厉风行,手段高超,甚至在任多年请了数不尽数的陈年旧案,在三法司中威望极高。
为了崇王赶走他,这事不能善了,也是断了崇王的路。
庆延帝再糊涂也不敢批下这个折子,连忙遣人问疾送药,把人强留在汴京中。最后思索数日,才把主意打到阁老中最年轻的的张阁老身上,户部虽然做不出什么功绩,但胜在有油水。
等冉阁老的折子递到他案桌前,庆延帝随意扫了一眼折子,脸都黑了下来,手指紧紧捏着折子,深吸几口气,不得不耐着性子问道:“阁老怎么推荐了舒王,国子监还有不少待任的进士呢,年前还有一批述职的官员还未离开,都算是经验的官吏,选了他们,阁老也能舒心些。”
大概是久待刑部这等鬼魅魍魉之地,冉阁老身上自带一身正气,就算现在他坐在下方,即使头发花白,依旧腰杆挺直,眼中清亮,坦坦荡荡。
“刑部共有六位侍郎,皆是正经官路出生,甚至还有两位状元之才,皆是心高气傲之辈,不易与晚辈相处。刑部又是是非曲直辩真伪的地方,养的他们性格各异,各有各的想法,刑部现在唯独没有温和之人。”
舒王的性子最是温和,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情。毕竟爹不起娘不爱,若再是骄纵的性子那就要吃大亏了,而且他时常会被官家派去做一些和稀泥的差事,就是因为脾气好,任劳任怨。
其实这种性子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便是一个巨大的优点,唯独不能出现在一个皇子身上。
“朝中不乏脾气好的人啊,我看年前述职回来的武候县令就不错。”庆延帝建议道,捏着折子越发觉得胸闷气短。
那个刑部侍郎是他给崇王准备的,那侍郎也是他精心踢走的,没曾想最后落到舒王身上。
对舒王,他心绪是复杂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喜情绪占大数。
“压不住。”冉阁老淡淡说着,“舒王殿下到底是一个亲王。”
庆延帝沉默。
“政事堂已经拟定让崇王进户部了,只是没有职位,直接跟着张阁老入职。”冉阁老看着面色阴郁的帝王,浅浅叹了一口气,换了话题开口说着
他看着官家突然露出的惊讶神情。
“阁老们一致同意的,太子殿下已经盖章了,不日就会送到官家案头。”冉阁老淡定说着。
他见官家露出不可置信的模样,微不可闻地摇了摇头。
“官家多虑了,太子殿下最识大体,两人毕竟是亲兄弟。只是那日崇王殿下先是对殿下挑衅无状,后又对太子妃出言不逊。自古长幼有序,不同意他入户部的折子是我和范阁老压下的。”
“崇王的脾气只是差了些,太子与他计较什么。”庆延帝不悦地说着。
冉阁老半垂着眼,不接话。
天家家事最是麻烦,沾了就脱不开手。这些人精从不轻易站队,免得伤了自己。
“那舒王的事情,也是太子……”官家试探地问着。
“是阁老们一致商议的。”冉阁老替太子掀了黑锅,无奈说着,“官家三思,舒王及冠后被封为舒亲王已有两年时间,可至今不曾入职锻炼。崇王还未及笄就已封王,及冠一年就已经定下位置,可若是还不确定舒王的职位,世人该如何设想。”
“长幼有序,不可废啊。”冉阁老语重心长地劝着。
虽说手指有长短之分,但官家实在太过了。崇王是弟弟,还未成年就被封王不说,现在挂职磨炼也要越过舒王,实在说不过去。这也是五个阁老同意的原因,官家不想遮掩,但他们要替官家遮住一些脸面。
庆延帝沉思片刻,最后长叹一口气:“寡人不过是怕舒王不堪大任,乱了刑部章法而已。”
官家递了台阶,自顾自地解释着,冉阁老低着头不说话。
冉温出门的时候,天色暗了下来,天际黑云翻滚,群山沉寂,隐隐有大雨的迹象,突如其来的大风迷了他的眼。
“阁老,走吧,要下大雨了。”扶着他的是刑部的舍人。
冉温站在原处,盯着东边低压的乌云,黑云摧城城欲摧,夏日的暴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走得无声无息。
“这碗水终究是翻了啊。”冉阁老精气神一下子衰了下来。
他是一条路走三法司上来的阁老,一直沉迷庶务,不理朝堂正事,有些事他不问不代表不懂,可懂了又如何,这朵云终究是飘过来了。
“范阁老今日来了吗?”冉温扶着舍人的手,长叹一口气。
舍人不敢多问,落后他一步,恭敬说道:“来了,一大早上就和殿下在孔目堂议事。”
“那便去找他。”
舍人听到冉阁老冷硬的声音,心中一惊,微微抬起头来,只看到轿帘一闪而过后面冷冽愤怒的脸。
盛宣知和范阁老把最后一件事情商榷后,只见冉阁老气势汹汹地走来。
冉温名字听着斯斯文文,却也是一个习武之人,算得上文武双全,年轻时一对双刀使的虎虎生威,打退不少不法分子,如今年纪大了,依旧身体健朗,面色红润。
“冉阁老。”盛宣知行了一个晚辈礼。
冉阁老侧身避开,对着太子行礼请安。
“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范知春抬了抬眼皮,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平静地说着。
冉温看了一眼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知礼识趣,立马退了出去。
“怎么了,又闹什么脾气,说说吧,早上吃了炸/药,瞧你这火气,打个雷都能着火了。”范阁老的嘴自然是温和不起来的,没把你损出半条命已经是看在多年好友的面上。
冉温深吸一口气,掏出怀中的折子,扔到他怀中:“官家准了。”
范知春看也不看,直接扔到案桌上,并不意外。
“你,你那日是不是……”故意的。冉温难得踯躅地问着。
其实十天前的议事折子里是没有舒王殿下的时候的,舒王的情况,年轻点的人不知道,他们这种一脚踏进棺材里的人精还能看不清吗。
官家不喜欢舒王,这已经不是隔成纱的事情了,阁老们也都是人精,哪会自己触霉头,可范知春提出来就不一样了。
这样历经三朝而不倒的人,若不出意外,太子继位,这位帝师名望将更加如日中天。他的所作所为可不仅仅是可怜这个没人爱的舒王殿下。
“殿下太盛了,他是我学生。”范知春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却让冉温脸色一变。
“你活腻了吗,天家事天家了。”冉温没想到他倒是直接,咬牙切齿地说着。
朝臣参与夺嫡是大忌,尤其是本没有利害关系,本就足够明哲保身的人,随意站队只会殃及后辈,祸及家族。
“是……他,先僭越的。”范知春掀了掀眼皮,如针毡般锐利的眼神,意味深长地落在冉温身上,只把人看得坐立不安。
冉温楞在原处。
他?官家?
官家僭越的嘛?显而易见,他是。
一年前让崇王去接太子,还让他带了圣旨,要给太子一个下马威,之后为了户部的位置接二连三逼迫太子退步,再是给崇王选妃,汴京流言蜚语,最后到了那日政事堂的冲突,官家视而不见……一桩桩一件件,背后都是官家的手笔,他在给他宠爱的儿子铺路。
至于为什么?
不言而喻。
冉温在闷热的夏日,冷汗淋漓。
“我们为什么一直保太子你还记得吗?”范知春手指捏着茶盖,无奈说道,“谁不想当忠君王……”
“不要说了。”冉温一拍桌子,厉声呵斥道。
范知春的意思他懂,他太懂了。
大梁如今露出进退两难的地步,先皇治世能力不足,性格懦弱,爱好风月,幸好手下能臣干将居多,能护得住大梁安宁,无功无过的政绩,唯一的败笔便是驾鹤仙去时的夺位之争。
这个败笔留下了一个隐患,当时朝中看中的皇子无一人上位,最不受重视,最没有受过朝堂熏陶的莱王上位。
这样的帝王若是心态平和之人便罢,可庆延帝最是好大喜功,多心猜忌,刚愎自负,逼死皇后,盛宠贵妃,扶持佞臣,打压忠臣,他精通的不是治国之道,而是帝王之道。
为君可以有不少缺点,唯独不能没有仁义人性,这是天下的不幸。
众人战战兢兢,唯恐见不到明日的太阳,可就在此时,备受冷落的太子露出惊人的治国天赋,使得一众老臣如获至宝,精心呵护,恨不得把太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让他安然成长,而太子不负众望,勤勉稳重,礼贤下士,年纪尚轻,已露出贤君端倪。
这可是大梁的希望啊。
这是多年来,几位老臣心照不宣的秘密,他们都等着太子安然继位。
“我不说又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了。”范知春冷下脸,眉眼带着讥诮,明明是一句平常随意的话,偏偏带出一丝刻薄冷嘲。
冉温手指紧紧握着扶手。他长相刚毅,实则最为心软,多亏了三法司多年的磨炼,让他至少面上能遮一遮这个致命的缺点。
“这事,不能是你啊。问细,你糊涂啊。”他低哑地说着。
范知春听他的话,面上一软:“如何不能是我,武安侯死的那年,我就知道这事必须我来办。”
武安侯便是皇后母族,皇后仙逝后,官家借着战事不利革职查办,御史台整理了十八条罪证,其中一条勾结景王叛/国,就活生生把人逼死。
“如何能怪你,你不是救……”冉温不说话,痛苦说着。
范知春步履蹒跚地坐到他边上,扶起倒在一旁的茶杯,笑说着:“自然不怪我,不过是我不安心而已,而且,太子如此举步维艰你不是不知,君子之道最是无用,要提防小人作恶还要提防自己左右为难。”
冉温笑:“世人都道范阁老最是知书达理,文人典范,不曾想内里如此离经叛道。”
“殿下不能倒下。”范知春喃喃自语,“景王,武安侯,宋毅……大梁已经禁不起折腾。”
“殿下知道吗?”冉温盯着那双满是斑点的说,低声说着,他抬起头来,一脸平静地说着,“君子不行,但阴险诡诈又如何能成正道。”
“所以他是君子,我是诡道。”范知春笑眯眯地说着。
冉温愣了愣,怒斥一声:“混账。”
“你这脾气。”范知春拍了拍他的手安慰着,“我虽没于殿下说,但殿下聪慧你也是知道的,他想必已经察觉除了,今日借着法子说了好几次。”
“可我不会听的,我的固执你是知道的。”范知春洋洋得意。
“是挺固执的,把自己固执到棺材里才开心是吧。”冉温气得手在发抖,见他死不悔改,双眉一竖,“你得意个/屁。”被气急的冉阁老可没有礼义廉耻的束缚,张口就骂了一句。
屋内两人沉默,等待许久的大雨终于落了下来,瓦片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
“殿下。”两人静坐听雨,茶烟终于慢慢消散开,最后归于沉寂,“他不是躲在别人身后的性子。”
太子殿下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人,不敢说对他的性子摸得一清二楚,但也不算朦胧。
盛宣知不是一只养在深闺的猫,他是奔腾于天地的老虎。他露出的不过是让人容易接受的一面,就像猫只会露出厚实的皮囊和无辜的眼神,让人放松警惕,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人致命一击。
崇王迟迟不能入住户部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他提早一步把舒王叫来了。”范知春笑说着,“五日前。”
“要……”冉温就着茶水在桌面上写了划了一道横。
合二为一,也就是结盟的意思。
“不知,他要想藏着一样东西,我们这些老头哪知道,就像太子妃一样,把我们所有人都算计进去了。”范知春又是生气又是骄傲。
“你们这样只会出事。”冉温冷冷说着。
虽然朝着同一个事情努力,但最忌有角斗之力,这样只会停滞不前,甚至坏事。太子和范知春如今就是这样。
“不会出事的,我欠他的,自然看他的。”这话便是以他为主的意思,但也代表这位名震天下的阁老正式入了这趟浑水。
冉温失神地看着一角,静静没有说话。
“至于你,原本如何就如何。”夏日的大雨下了不过半炷香的时间就停了,外面露出艳阳之色,“就是以后不能找你喝酒了,哎。”
“谁要和你喝酒,酒量差酒品也差,嫂子每次看到我,都要拿着银针扎死我了。”冉温不屑嗤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