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原配在朝堂

钟同知本来对这个不会在这里久留的镀金知府没什么感觉,面上敬着就是了,任期一到,他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再来水原府。

而自己就不一样了,他本身在这里说根深蒂固也不为过,以后,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还会在这里多呆几年。

结果这是什么事儿?

邵知府那个老狐狸就这么栽了,这也太快了,太让人没有真实感了。

但是不得不说,他确实需要反省了,他之前把这个年轻人看到太轻。

能够被皇上重视的人,总有几分他的本事。

话又说回来,他之前居然没有发现邵知府他参与了这样的事,私自开采铜矿,现在好了,连累一家老小。

同知都被这一回给惊到了,主动配合,就别提其他人了。

苏荞初感受着他们的配合,现在她在府衙可以说的上是一言堂,说什么就是什么,指令通畅。

谁没有点子忌讳的事?

要是苏知府给他们也来这么一下子,那就完蛋了。

加上从知府那里找出来被贪污的赃物,一番清点之后,府衙的库房终于不是空的叮当作响,有了钱那就好办事了。

比如某些路段的路可以修一修了,再比如如何提升百姓的收入,提高经济发展,让百姓们能吃的更饱、穿的更暖也要提上日程。

苏荞初来这里,是有带商队过来的,这商队是自己人,官员不得经商,但是官员的妻子那就不一样了,比如甄婉婉她的嫁妆商铺的商队。

简单的一个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乌头县、江正县靠着大海,知云县背靠大山,都是物产丰富,好东西多多,只是这里很多好东西运送不了太远。

比如海里的好东西,京城也只有达官贵族才有那个财力吃的新鲜的海鲜。

她要仔细想想,怎么更好的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价值。

首先修路先提上日程。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流传很广。

没有方便运输的路,东西再好,运不出来也是白搭。

她开始征收徭役。

周大郎是田心村一名普通的村民,当村长召集大家商量事情的时候,他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但是随即他就看到了村长的脸色,心下就是一个咯噔。

果然,他听到村长开口:“上面要征收徭役修路了,老规矩,要么一户派一个人,要么出银子抵消,大家回去商量吧,最迟后天,过来告诉我谁去。”

一片沉寂。

又要征收徭役了啊。

周大郎和两个弟弟面面相觑,随后慢吞吞的往家走。

他们家没有那么多钱,一直以来都是出人力的,只是每次徭役过后,去的人都要去掉半条命,回来要缓好一阵子。

这已经算可以的了,毕竟好手好脚的回来了。

有去无回的情况并不罕见。

他们家是轮换的,上一次是三弟去了,那么现在就到他了。

回到去,家里的女人们同样愁眉不展,小孩子也不敢调皮了,一个五六岁的男娃娃抱住他的大腿:“爹,怎么了。”

周大郎拍了拍儿子的脑袋:“爹要外出做工了。”

男娃娃:“什么时候回来啊。”

“具体我也不知道,要听上面的指令。”

他娘进了厨房,给他敲了一个鸡蛋,“大郎,你把这个吃了,你明天再给你煮一个,再给你带两个走。”

想要熬过来,一个好的身体必不可少。

周大郎一口吞了后才反应过来,舔着嘴巴回味着鸡蛋的味道,刚刚吃太快了,没有好好品尝。

“娘,我知道,我又不是没去过。”

一说起这个,气氛更沉重了。

他那次去脚都摔断了,家里花了不少钱才治好。

周大郎捏了捏自己的手臂,“你们别担心,跟上次不一样了,你看看我现在有多壮,不会出什么事的,过了我就回来了。”

他说的容易,只是他的妻子没办法像他这么乐观,担心他会出什么意外。

“我去给庙里烧香,你在哪里也要小心,想想我们。”

周大郎沉沉的应了。

就在他的忐忑中,跟村里人集合,出发。

结果地点比他想象的近。

要修的是从府城到江正县的路,他们这一波人负责的是其中一段。

就在原本的路上开始修,看到这样,周大郎松了一口气。

这可太好了。

不是什么危险的险峻地段,也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他们先把原本路上的路况整理一遍,然后在一边竖起木板定型,然后浇上他没有见过的水泥,再用圆木把路面滚平整,再加上防滑线,等它干燥就可以了。

修路是个重活吗?

是。

但是比起以往的徭役轻松吗?

是。

周大郎因为体格强壮,被分去挑运送沙子。

要花费不少力气,但是这里吃的比他想象的好,不是那种粥里掺了沙子的,而是浓稠的杂粮粥,还有一个杂粮饼,还可以免费领一碗汤。

那汤里隐约可见一些油花,要是运气好的,还能分到一些碎肉块,这居然给他们喝肉汤!

让人恍惚间以为他们不是来做徭役,而是在给大方的主家做零工。

同村的一个少年傍晚那顿就是好运的,他慢慢的把那晚肉汤喝下,十分满足,在大通铺上瘫坐着:“周大,你说这徭役要到什么时候结束,我在这里比我在家里都吃的更饱。”

他家里比周大郎家要困难,而且也是第一次来参加徭役。

周大郎听了就笑,他的眼里有着微光:“你看这路,修好了估计就结束了吧。”

少年:“嘿!这路可真是神奇啊!”

周大郎和少年都在干了后的路面走过,在他们刚定型的时候,软趴趴的,跟烂泥一样的,一踩一个坑,但是干了之后就不一样了,真的变成了石头,怎么踩都没变化。

“水泥真是好东西,皇上英明,咱们知府大人也厉害,这东西就是他拿出来献给皇上的,以后这条路肯定很好走,路周边的村子享福了。”

少年脸上有些不甘:“只可惜我们村子不在这条路附近,不然以后这条路通了,在边上摆个茶水摊也能挣钱。”

周大郎也叹了一声:“是啊,可惜了,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继续修路,如果是我们周边的,我们可以帮忙的。”

少年频频点头:“如果修到我们那,我不要钱、不要饭,也过去帮忙!”

周大郎:“如果用这样的东西建房子,肯定也很结实吧,冬天积雪再厚也不用担心压塌,能躲避寒风,再也不怕下雨漏水了。”

旁边一个人再也忍不住搭话了:“可不是,这可真是个好东西,我家的房子就漏雨,要是有那么一点抹上去,肯定不会漏了,不过水泥肯定很贵,没有卖的。”

“我也觉得很贵,皇上都说这是好东西,能不贵吗?”

“我听说,城里那些老爷都没有地方买,买不到,结果知府大人愿意拿出来给我们修路,真好啊。”

“咱们水原府幸运啊。”

一时之间,这里全是吹捧的彩虹屁,怕有些下面的人阳奉阴违给她搞事,跑来突击检查的苏荞初听到了这些,苏良初也听到了,他嘴巴咧的老大。

就该这样,付出了什么,不说要百姓们做什么,他们知道,有一颗感谢的心,那就让人很欣慰了。

苏荞初接下来去了户房,这里的人手大部分是学子,要么是秀才,要么是童生,有钱发,还能在知府大人面前露个脸,这些学子们知道招收人手的时候,踊跃报名。

苏荞初去看了一眼,这个点了这里还点着蜡烛,有几个人在核对账簿。

苏荞初进去的时候,他们吓了一跳,有人认了出来:“知府大人……”

“不用声张,我来看看,你们继续忙你们的。”

苏荞初拿起一些本子,翻看起来。

有个机灵,把这段时间的用量登记表拿了过来:“知府大人,这是我们这段时间用掉的水泥,这是我们修好的公里数,这本是我们的支出汇总。”

苏荞初翻了翻,看着跟她预估的差不多,点点头:“辛苦你们了,好好干。”

“是!”

得了她的一句辛苦,一个个的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苏荞初没有多待,顺着这条路继续往下。

第二天,周大郎的妻子带着食物前来探望,她以为自己会看到一个形容憔悴的丈夫,结果来到之后,她看到的是一个精神奕奕的丈夫,脸色隐约间还比他在家的时候要好。

她:???

这是怎么回事儿?

“娘子!你来了!”

午休时间,没有人管,听到自己娘子来了,周大郎连忙跑了过来。

“大郎,你现在出来会不会对你有影响?”

“没有,现在是休息时间,我在这里很好。”

“那就好。”她安心了,打开篮子上方的布,拿出里面的大碗:“我给你带了吃的,你快吃吧。”

周大郎拿过来吃了,看着他不急不缓的速度,这下子她是真的相信他在这里过得不错了。“大郎,你不饿吗?”

“不饿,我刚吃饱,娘子,你看到了吗,这是我们修出来的路。”周大郎兴奋又自豪的指着那条飞速增加长度的水泥路,“这就是水泥路,这种颜色的是还没有干的,所以被围起来了,不可以在上面踩,那边的那些就是已经干了的,你回去之后跟家里人说,不用担心我,大人对我们很好,我们的伙食没有掺水,还能喝到肉汤,你看看我的气色是不是变好了一些。”他嘴巴里全是好话,累当然是累的,差不多榨干了他所有的力气,没有什么空闲时间,但也确实比他之前的徭役好太多,没有亏了身体。

她愣了愣,随后眼眶红了,“那就好,那就好,我过段时间再来看你,有什么要我带的吗?我这回给你带了一件褂子。”

周大郎摸了摸后脑勺,憨憨的笑了,什么也没说。

周大郎只是这许多服徭役人中的其中一个,他们大多经历了相似的心理路程。

他们都是没有钱抵徭役来的,来之前很悲观,做好了自己的命丢在这里的准备,结果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江正县,陈大人十分高兴,因为先修的路就有他们这的,这要花费很多钱,结果苏知府就这么掏了出来,没有往她自己荷包里填的意思。

他觉得自己运气不错,遇到一个靠谱的上官。

他要是有空了,也会去外边转两圈,看看现在的进度。

修路是同时进行的。

他们这里也有运过来的水泥,往府城那边蜿蜒而去。

看着这看不到头的水泥路,陈县令有着雄心壮志。

他们这里的好东西可多了,知府大人列了一个清单下来,他最上心的就是海参。

这东西功效多多,女的吃了养容美颜,男的吃了增强……咳咳那方面的能力。

这么一个男女皆宜的好东西,不可能不好卖。

只是因为这东西不易得,渔民们只是偶然运气好才会有收获。

但是知府说了,这东西是可以养殖的。

可以养殖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当然,这需要探索和时间,不过也有不用等待的,比如现成的海鱼海货。

他正在海边巡视,突然有人来报信,说知府大人传召,陈县令被吓了一跳。

微服私访什么的,太不给人反应时间了。

他正想回去,又有人来报:“大人,知府大人正在来这里的路上,不用回去县衙了。”

陈县令看了看周围这腥气冲天,摆满了百姓的渔网和干吊的鱼干,着急了:“快快快,收拾出一个地方,知府大人要来了。”

不能就在这露天席地的招待吧。

但是这个渔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房子,村长家的房子勉强能看,现在紧急收拾了起来。

苏荞初已经把江正县转了一圈。

江正县的地盘不能说小,但是大部分不适合人居住。

这里靠海,但是海岸线不适合晒盐,住在里面的百姓靠种地,在海边的就是靠出海捕鱼为生。

在这里,海鱼价格很低。

渔民们整天吃鱼日子也不好受,要是天气不好不能出海,就只能在家里吃老本。

在海边的人有着被海风吹出来的风霜。

这里的日子大都不好过。

苏荞初看了之后心里有底了,这才表露身份,去找陈县令。

她已经有了主意。

味精,最开始就是被人在剩下的海带汤中发现的,这款调味神器,看着不起眼,却有着广袤无边的市场。

在这个时代,还能成为独家神秘调料,风靡千家万户,而且它还有着和盐一样方便运输、体积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