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嫡姐挑衅

宋和静从正院里回来后,便回了自己的偏僻小院子,不知常氏是因为什么原因,竟然没有把她留下来刁难一番。

她也正乐得清静。

宋和静身边只有一个丫鬟春桃,早些年是有一个奶娘,可惜后来被常氏寻了个理由赶了出去,如今这座院子里只剩白姨娘、宋和静、春桃三人。

其实说是旧屋子,陈设什么的倒也没有很糟糕,比她前世住过的那废弃小院要好上许多。

白姨娘身体不好,正病着。如今宋顺赏下了许多金银珠宝,宋和静便吩咐春桃出去请大夫抓药。

也许是因为心中的愧疚感作祟,宋和静始终不敢迈进一墙之隔的白姨娘的屋子。

前世姨娘多少次苦口婆心的劝说自己,那门客出现的太过蹊跷,老爷似乎也有意撮合,这里面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自己竟是被那点儿女情长蒙住了双眼,竟没发现那三皇子假扮的门客气度凌然,一看就是养尊处优之人。

姨娘因为自己的愚昧而被狼心狗肺的三皇子害死,自己有何面目再去面对姨娘?

上辈子自己真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竟然相信了暴露身份的三皇子“韬光养晦”的那一套说辞,三皇子乃是宠妃王氏所处,从小锦衣玉食、王氏娘家还是本朝唯一一位骠骑大将军,他有何缘由需要韬光养晦,假扮成相府里小小一位门客的?

这样漏洞百出的说辞,上辈子被猪油蒙了心的自己居然深信不疑?

宋和静端坐在一张雕花梅花式食案上,她一双杏眼流盼的大眼睛里写满了愁思苦恼,远远望过去竟像一位雅致清丽的画中仙。

宋和莲刚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幅景象,容貌是她心中的一大痛处,自己虽姿色上乘,却远不及宋和静闭月羞花、清灵脱俗,唯一胜过她的便是高贵的出身,以及长期养尊处优形成的雍容气度,而那庶女虽有美貌无边,却小家子气的很,一出门便是胆怯的缩在一边,上不得台面。

自己的母亲出身于荣国公府,乃是世袭的一等功勋人家,又岂是白姨娘那种小门小户出来的女子可比的?

所以,宋和莲端着架子,只拿一双凤眼去瞥那发呆的宋和静,等着她自觉向自己卑躬行礼。

可左等右等,她站的脚都快麻了,也没见宋和静出声。

宋和莲以为这庶妹是故意给自己没脸,又不想失去自己嫡女高贵的气度,便只能咳嗽一声提醒她。

宋和静这才从前世的梦魇中回神过来,一抬眼儿,却发现造成自己前世悲剧的另一号人物宋和莲赫然站立在自己面前。

“姐姐怎么来我的院子里了?”宋和静虽说话十分温柔,但脸上已不见笑影。

“我听母亲说你今天与常嬷嬷有些矛盾,你怎可与母亲身边的人争吵?长辈身边的人我们阖该好好尊敬着,你这哪像一个大家闺秀,我今天来是好好教导你一番,省的改日出门丢我们相府的面子。”宋和莲颐指气使的说道。

这一番黑白颠倒、偏心到没边的话,宋和静听完了只是淡淡一笑,并不恼怒。

这嫡姐自恃身份与美貌,总是用这幅高人一等的语气教训自己,前世自己更是被她唬得唯命是从、胆小如鼠,还是嫁给三皇子后才好转一些。

“姐姐是不知道,我本不想与那常嬷嬷相争,谁知她竟口出狂言说我们相府已经没钱了,连姐姐与太太平时吃的燕窝粥都是她自掏腰包补贴的,她这话的意思难道不是说母亲与姐姐两个主子竟靠她一个奴才养着不成,妹妹也是气不过她如此诋毁姐姐,这才与她争吵起来。”宋和静红了眼眶,我见犹怜的说道。

宋和莲听了她这一番辩解,心内有些半信半疑,第一是常嬷嬷不像是如此轻狂之人,但这庶女平时连大声说话都不敢,见了自己这个嫡姐就怕的缩成一团,瞧她神色,也不像是在骗人的样子,第二,父亲从不掺和内宅之事,又十分看重相府的名声,说不得就是这常嬷嬷一时之间得意忘形,说出这大逆不道的话出来,才会被父亲责罚。

那母亲倒不好硬生生把那个常嬷嬷保下来了,如此,可是与父亲对着干,母亲自己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宋和莲数落了宋和静不该与奴才计较之话,又温声安抚了几句宋和静,这庶女还有一些别的用途,要让她好好听话,必须打一个巴掌给一颗甜枣。

随后宋和莲便风尘仆仆地往常氏院子里去了。

宋和静冷冷一笑,这嫡姐还是如此自以为是,如今自已还没在相府培养出自己的势力,还不能与常氏、宋和莲在明面上撕破脸皮。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再过半个月就是镇国公府家的赏花宴,上一次的赏花宴上自己迷路走入竹林丛中,还是二皇子领着自己走出去的。

上辈子,宋和莲与三皇子无数次告诉自己二皇子喜爱自己,她一开始是不信的,自己与二皇子仅仅只有一面之缘,哪来的喜欢与爱呢?直到后来到了争那太子之位最关键的时候,三皇子用自己的性命逼迫二皇子坠下山崖,二皇子竟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

她这才信了二皇子对自己的满腔情谊,自己亏欠了二皇子一条命。

这一世,二皇子阖该有自己的娇妻美妾、锦绣人生才对,何必为了她这样一个庶女,葬送自己的一生呢?

若是能在镇国公府相遇,不管二皇子信是不信,她定要好生提醒一番二皇子。

上一世,她欠了二皇子一条性命,这一世,便用皇位军权来还吧。

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找到井龙先生,那是一位天文地理、军法谋略都十分精通的旷世奇才,上辈子自己磨了半年的工夫才说服他出山为三皇子所用,这一世,自然是将井龙先生引荐给二皇子才是。

井龙先生爱棋如命,还曾用点云之局提醒自己不过是三皇子手中的一颗点云(注:棋子)罢了,可惜自己辜负了先生的一片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