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考察

远夏不认识晏旻,也不确定晏旻具体是什么情况,但他也不能跟远冬说,这家公司我没听说过,多半是没什么前途的公司,所以你还是别去了,换家公司吧。

不可否认的是,晏旻的确非常厉害,而且也是个很有远见和抱负的人,他从一开始就坚持技工贸发展路线,也就是坚持自主研发、生产,再销售,但没有人支持他。

西华信息最后走的是贸工技发展路线,从美国引进技术,加工,销售,有了钱再来搞研发。

然而西华到最后都没有走出自主研发的路子来,到后来中国饱受美国芯片制裁之苦时,无数人包括远夏都畅想过,如果当初走晏旻的技工贸路线,中国的芯片行业究竟会走向何方?

现在这条路放在了他面前,所以他没法反对远冬去走这条路,也许,晏旻跟自己一样,已经不再是他知道的那个晏旻了呢,虽然非常不可思议,但未必没有可能。

远冬回来了,这是一件让家里人都高兴的事。两天后,他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越城。

远夏和远秋终于第一次正式见到了侄子,这个小名冬至,大名远航的小家伙。

冬至这个小名是远冬起的,因为儿子是冬至出生的,有个字跟他的名字重了,他也毫不介意,说人家老外爷爷儿子孙子都叫一个名字,并没有任何不妥,反而是一种尊敬与怀念。

冬至刚满三个月,是个肉乎乎的爱笑的小胖子,长得特别可爱,遗传了妈妈的单眼皮,眼睛同样不小,看起来炯炯有神。

小家伙的脾气也特别好,不认生,不爱哭闹,饿了尿了就会嗯嗯提醒大家,特别让人省心。他姥姥疼他疼到心坎上去了,要不是马上要跟着去深圳带孩子,长期不在北京住,她这次都要跟着来越城的。

冬至获得了全家人的喜爱,连四岁多的远曦,都抢着要抱弟弟玩,每天都要亲一亲弟弟。

远冬带着老婆孩子准备在家住上半个月,跟家里人好好聚一聚。

算一下时间,他从出国到回国,足足过了十年。这十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变化太大了:“北京都成了个大工地,到处都在盖房子,原来好多地方都拆了在重建,找不到地方了。”

远夏说:“中国变化日新月异,你回来正好赶上发展的高速期,所以回来是对的。”

常乐深表同意:“我早就说该回来了。还是咱们自己家里待着舒服,别看美国标榜移民国家,民主自由,歧视无处不在。尤其是对华人,华人看似在美国生活得很好,可你做得再好,也就是局限在你自己的圈子里,主流根本就不认可你,将你排除在外,一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要拿你先开刀,黑人尤其爱欺负华人。还是在自己国家好,起码不会先从肤色上去定义你。”

远夏点头表示认可:“说得对,还是自己国家好。常乐,你的工作定了没有?”

常乐说:“定了,我去华为。”

这倒有点出乎远夏预料,这个时候,华为其实只能算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没想到常乐会选华为:“怎么不去同一家公司?”

常乐抿嘴笑:“我们这行业,加班可能是常态,所以我俩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得分开投资。”

远夏莞尔,可就算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俩估计加班也会是常态。

远春得知远冬回来了,急得抓心挠肺的,不惜花重金买了飞机票,周五晚上飞越城,回来过周末,看她的宝贝侄子。

这两天,小冬至基本都是远春抱着的:“我要多抱抱冬至,也许我也能生个这么省心的小宝贝呢。那我就真的做梦都要笑醒。”

半个月后,远冬带着妻儿回了北京,再从北京飞深圳。当初远夏给他们在北京买的房子恐怕只能去北京度假住了。

不过远冬在深圳买房子倒是不用远夏操心,两口子在美国工作了几年,买房的钱只是小意思,深圳这个时候房价又不贵,几千钱每平方而已。

他们不仅能买得起房,夫妻二人还能一人买辆车,还有多余的钱投到旻西科技中去。这个年头赚美元回国来花,就是划算。

远冬回来了,远夏心里也踏实不少,现在就只有重阳在外面了,等他回国,兄妹几个哪怕不在一个城市,也好歹在一个国家,想见面也容易多了。

四月中旬,远夏亲自去广州参加广交会。

这次广交会上,他明显感受到国产工程机械新产品多了不少,虽然技术可能算不上最先进的,但比前几年那种一成不变的老机器显然要进步了不少。

可见国家在引进技术方面所做的努力还是有成效的,最为显著的就是徐工。

这家具有深厚底蕴的老牌国企推出的履带式起重机和履带式挖掘机性能在这次展会上算得上是耀眼的明星,尤其是起重机,性能比同样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的兴越都要优越。

这让崔平生酸死了,跟远夏说:“人家底蕴深啊,做了几十年工程机械,咱不能比啊!”

远夏笑着说:“你们也不差啊。你们从零开始,做到了现在这个程度,真的是非常厉害了。我相信,假以时日,你们也能成为国内名列前茅的工程机械品牌。”

崔平生从远夏这里得了安慰,这才勉强平衡了点。

当然行远的表现也不差,今年他们推出了新款装载机、洒水车和垃圾车,还有泵送超过100米的水泥泵车,臂架泵车高度也达到了25米。

倒是小松山推与日立合肥这些合资品牌,没什么新品推出,依旧还是在打价格战,价格压得比国产品牌还低,利润肉眼可见的薄。

看样子是彻底打算放弃新产品了,不知道这样还能撑多久,等他们的技术一落后,以后就再也不会有这些品牌了。

这种情况远夏也没办法,他们的经营者不警惕合资方挖的坑,自己肯定也不会去提醒,毕竟也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少几个也没什么不好。

远夏比较关心电脑缝纫机的销量,因为去年他们将技术转让给了标准,而标准本来就比他们定价要便宜些,这次换了技术,只怕也不会提价,所以在价格上,行远是竞争不过标准的。

好在标准也不会大张旗鼓说自己用的是行远的技术,所以双方较量还是没有摆到明面上来。

行远制作缝纫机虽然起步晚,但制作电动缝纫机和电脑缝纫机却不晚,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国内这两款缝纫机的带头人,算是后来居上。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行远在业内的名气还是很响亮的。所以尽管采用了同样的技术,标准的定价比他们便宜了500元每台,行远卖得也不比标准差。

广交会结束的时候,行远签出的单比远夏预期的还要好一点,说明行远这个品牌已经在这个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广交会结束之后,远夏去了一趟深圳,看看已经在深圳安顿下来的远冬一家。他们还没来得及买房,住的是旻西给他们租的公寓。

深圳比远夏当初来送缝纫机时繁华多了,南山科技园还没开发,他们的公司位于新开发的福田区,环境也比原来干净漂亮多了。

远夏怕他们不适应,不过远冬和常乐说这里的气候环境感觉跟旧金山差不多,感觉还行,这样他就放心了。

从深圳回来,远夏开始张罗出国考察的事。

行远这次出国的人员名单一共是八个人,远夏、郑工、石跃光、肖云生、滕志飞、章亮、江淼,再加上自卸车生产车间的主任倪闯。

倪闯是作为生产代表去的,没让梁洪昌去,一方面是需要他坐镇行远,远夏不在的时候,需要有人来主持大局;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培养倪闯,将来他可能就是梁洪昌的接班人。

梁洪昌其实也明白这个意思,但他没有办法表示反对,他已经57岁了,按照国家法定年龄,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虽然远夏说了,起码要干到65岁。

哪怕就是干到65岁,也不过七八年,他也得退了,远夏是该培养下一任厂长了。

梁洪昌知道远夏没有任何对不起自己的地方,给予了最大的尊重和自主权,工资也高,给买了五险一金,每年还有分红,连儿子也都安排在了财务部。

就是这小子不争气,常常做出一些令他吐血的事,他真的非常害怕这个混账小子不务正业,假公济私,做出损害公司的事来,这样他的一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还对不起远夏对他的信任。

也许当初就不应该让他进行远来的,给他弄个店开着,就什么事都没有。

考察团是5月1日出国的,为期12天左右,因为要去好几个城市。

几个公司的人加起来一共有三十多人,从越城出发,到北京转机到德国的法兰克福,然后再去德国的各个城市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