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新机

又是一年,远夏和家人在老地方拍下了全家福,人没有多,也没有少,齐齐整整,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远夏看着一年年长大的弟弟妹妹,觉得很欣慰。

家中的相册里,每一张全家福旁边,都有一张有郁行一的全家福,他们站立的位置这些年来都是一样的,仿佛已经成了一种特定的仪式。

再过两年,远秋出嫁、远冬出国,全家福就没法这么齐整了吧,想一下都忍不住觉得遗憾。

不过人生就是这样,聚散离合是常态,远秋终归会有她的新家,远冬也要去奔赴他的远大前程,只要大家都健康平安就好。

远夏再看自己和郁行一的合照,每年至少会有一张,不过不像全家福那样位置姿态一成不变,有时候是站着的,有时候是坐着的,有时严肃,有时放松,还有搞怪的样子。

看着就莫名觉得开心起来,不管弟弟妹妹将来会散落到世界的哪个角落,至少他和郁行一是不会分开了。

他要将这个习惯保留下去,每年拍一张合照,直到他们韶华逝去,白发苍颜,直生命的最后一刻。

远夏就出国留学的问题跟远冬谈过,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你想出国就去吧,我支持你,该申请的时候就申请,我还可以给你做担保人。国内的半导体行业还太落后,是该去国外学习一下先进的经验。但是,学成了,记得要回来。”

远冬说:“我就没想过留在国外,我的亲人都在国内,为什么不回来啊。”

远夏说:“你现在是这么想的,等你出去见到国内外的差距,你也许就会动摇了。”

远冬挠挠头:“哥,我不会的。”

远夏说:“你最好记得你的话。”

“哥,我发誓!”远东举起手。

“发誓就不用了,我信你。《资本论》看完了,《毛选》呢?”

“还在看。”

“好好看完。”

“会的。还是马克思和毛主席有真知灼见,往往能通过表面看透事物的本质。”远冬说。

“知道就好。”远夏说。

远夏和郁行一初四就回越城了,郁行一那边是真忙,发动机还有很多实验要做,不然会赶不及广交会。

远夏也有很多事要忙,工厂差不多也该开工了,螺丝还得继续生产,立人厂那边应该还会有订单过来,需要加工零部件。还要跟立人厂催债。

回越城的路上,郁行一问远夏:“你担心冬冬去美国不回来,怎么还同意他去?”

“不去学习,自己摸索就没有方向,会浪费很多时间。不过我相信冬冬会回来的。”远夏说。

“冬冬对你特别崇拜,他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肯定会回来的。”郁行一说。

远夏含笑望着他:“你怎么知道他崇拜我?”

郁行一说:“以前和他去北京的时候,他满口都是我哥,光听语气就知道了,满满都是崇拜。”

远夏笑得很得意:“那时候他还小,眼界比较窄。现在上了大学,见识也广了,认识的厉害人物多了,就会觉得他哥不过尔尔。”

郁行一说:“怎么会!我见过的人不算少吧?我还是觉得你最厉害。”

远夏的笑眼里有星星:“那是因为你对我有滤镜,看我觉得什么都好。”

郁行一笑盈盈地看着他:“就算是吧,你怎么知道冬冬对你没有滤镜呢?”

远夏笑出声:“你说得很有道理。”

彼时他们正在回越城的火车上,倚靠在门边,周围都是旅客,但他们眼中只有彼此,一种特殊的气场将他们包裹起来,与周围隔离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

关于远冬会不会回来,远夏思考过很多,远冬性格非常要强,这点倒是跟自己很像,不过他到底没有像自己这样体会过被打压与排挤的憋屈与愤懑,可能不会有这么强烈的爱国心。

不过平日里他写信也会跟远冬说起自己买日产发动机的憋屈,在聊到我国与欧美的差距时也会提起深层次原因,要是他听得进去,就应该能清楚自己的立场和愿望。

回到越城,郁行一便投入了发动机实验之中,他根据从日产发动机材料检测出来的数据,通过多种渠道搜罗了很多合金金属,进行多方位测试,看能不能找到适用的材料。

中国发动机不如国外的发动机,首先是材质上达不到,其次是制造工艺可能达不到。

好在缝纫机的发动机很小,不像汽车、飞机等大型机械发动机那么复杂精密,工艺要求也没那么变态,郁行一相信自己还是可以攻克下来的。

远夏也有很多事需要忙,首先是提供资金;其次就是帮忙搜罗可能合适的材质,他现在也算是人脉比较广了,比如首钢的刘杨、太钢的邵金山,还有科技社结识的一些材料专业的朋友,他们都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再次就是寻找能够加工这些零部件的工厂,这也需要广博的人脉。

当然,原材料主要还是靠郁行一和学校去寻找,他们可以联系各地的大学及材料研究所,寻求合适的材料。

总而言之,一个小小的发动机,需要克服的问题很多很多,参与到其中的研究人员也非常多,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

远夏卖缝纫机赚的钱,半数都拿来搞研发了,这种研发投入比例大得惊人,然而真算起来也没多少钱,毕竟基数太低了。

行远机械是远夏和郁行一共同创办的,当时远夏说股份比例两人对半开。

郁行一为此特意了解了一下股权知识,坚持不能对半开,远夏出资占大头,又是他在管理,自己的股份不应该和他一样多。

两人为此争执了许久,最后远夏退让一步,他占股51%,郁行一拿剩下的49%。

不过尽管股权是这样划分的,郁行一却没有从厂里拿过一分钱工资和分红,所有的利润全权交给远夏去处理,他有学校发的工资,足够开销了。

远夏也没有跟他客套,赚来的钱都用来扩大规模再生产了。

两人的私人开销很少,既不用买车,也不用买房,家用电器除了洗衣机都没买,穿衣吃饭也都是寻常水准,能花钱的地方很少。

用一句高大上的话来说,两人追求的都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脱离了低级趣味,向着他们的理想并肩向前。

过完年上来,远夏又为工厂添置了两台设备,是用来加工缝纫机零件的机床,一台车床,一台铣床,一切都依赖别人加工显得太过被动,只要资金足够,他就会慢慢将设备购置齐全,争取生产完全靠自己。

厂里又招了一批新工人,为接下来的广交会做准备。

机器零部件加工与组装对工人的技艺要求很高,需要进行长时间培训,不是来个人就能上手的,提前招工,有备无患。

年后,乔明生又从红星厂带了一名技术员过来,这位跟设备科的人不同,是负责产品工艺的。

正好行远厂是以金属制造为主的,跟他原来的工作性质差不多,只是产品工艺上有区别,但也属于熟练工,来这里负责产品工艺再合适不过,远夏开的工资也不低,对方也很满意。

郁行一笑远夏:“你这是要把红星厂的墙脚都挖倒啊。”

远夏嘻嘻笑:“不用我挖,它自己就倒了。我不过是顺手接了几块砖。”

郁行一说:“那个副厂长呢?还不肯来吗?”

远夏说:“还没松口。不过我听乔工说,过年的时候,副厂长去他家了,问了很多关于我们厂的事情。乔工替我们好一顿夸,说副厂长看起来还蛮心动的。”

“那是不是说明还有机会?”

“我觉得有。”

年后开工一个月后,立人厂才将去年欠的款还清。

远夏猜测对方这么干的原因,是因为广交会快开始了,他们怕自己在零部件上卡他们脖子,毕竟这次对方提前准备了一千套货,打算在广交会上大卖一笔的。

不仅如此,立人厂的厂长还打电话过来跟远夏商量,想要更大的定价权。远夏没有立即答应对方,事实上,远夏这次都没准备推这款缝纫机,更没有提前备货。

如果新机器没有出来,他打算就跟第一次去参加那样,弄几台样机过去摆一摆,如果能卖出去,就让立人厂帮忙发动机,跟对方分成。

总而言之,他现在的精力已经不在组装机上,而在自我研发的机器上。

郁行一带着一群人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终于还是压着广交会开办的时间线,攻克了发动机的最后难题。

测试这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远夏就在场,他差点当着很多人的面狠狠亲郁行一几口,不过他只是张开双臂,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行一,你太厉害了!真是太棒了!你就是我的英雄!”

郁行一满脸通红,生怕给人瞧出端倪。不过在场的人都没想歪,他们涌上来,将郁行一抬起,往空中抛起来,又接住,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之情。

远夏朝所有人深深鞠了一躬:“感谢诸位的辛勤付出,远某铭记在心,等广交会结束,再来犒赏各位!”

大红包是少不了的,但不是现在。

现在可不是庆功的时候,得抓紧时间造样品,算成本,参加广交会。

远夏与郁行一马不停蹄,带着技术人员和工厂的工人们一起,赶在广交会开幕前一天,生产出了几台样机。

这次广交会上,行远机械准备闪瞎国内外同行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