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一更

国庆放假上来后,乔明生带了一个人过来,是红星厂设备科的老同事,叫王时元,也是来投奔远夏的。

王时元四十来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妻子的单位效益也不好,生活所迫,不得已才下了海。

远夏自然是热烈欢迎的,中旬就是秋季广交会,他现在迫切需要技术员。

王时元性格很内向,平时沉默寡言,远夏跟他一个科室同事一年多,也没说上几句话。不过远夏知道他性格沉稳踏实,工作很负责,这就足够了。

远夏给他开的工资稍低于乔明生,比红星厂的工资要高一点,王时元显然很满意,当即便签了合同,搬到厂里住了下来。

广交会快开始了,远夏将王时元交给了乔明生,带他熟悉新产品,从组装开始,摸透整个产品的特点和性能,这样才知道怎么修理。

郁行一有空的时候,也会来厂里,因为远夏让他来给乔明生和王时元剖析发动机的结构,万一发动机出问题,他们也好懂得怎么维修。

星期天下午,郁行一骑着车,载着远夏回家。早上他们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远夏故意不骑车,要坐郁行一的车。

郁行一巴不得他不骑车,这样他们就像大街上那一对对夫妻、情侣,一个骑车,一个坐车。

远夏坐在车后座上,搂着郁行一的腰,伸直了腿,在后面搞小动作,一会儿去招路边的草,一会儿去够地上的叶。

车子被他的动作带得摇摇晃晃的。每次一摇晃,远夏就大笑:“郁老师,水平不行啊。”

郁行一说:“怎么不行?好得很!你老实点,别摔着了。”

远夏嘻嘻笑:“怎么可能!你要是把持不住,我这大长腿一伸,就直接踩地上了,保证摔不着你。”

郁行一笑着说:“你说你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喜欢招猫逗狗呢?”

远夏头抵在他后背上转了几下:“我这叫返老还童,童心未泯!”

“老倒是没老,就是有点幼稚。”

“我这样你不喜欢?”

“喜欢!”

“喜欢就中!”远夏露出得意的笑容,跟郁行一一起下班回家的日子可不多,他当然欢喜。

他们迎着夕阳回家,远夏开心地吹起了口哨,又是郁行一喜欢的《童年》。

很快,郁行一也跟着吹了起来,幸福的二重奏飘荡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他们一起穿街过巷,一路上看见什么买什么,等回到家,水果、蔬菜、熟食、小食就都有了。

两人一起弄晚饭,远夏问:“乔工和王工对发动机了解得怎么样?你觉得他们能修理吗?”

郁行一说:“小问题应该还行,复杂了就不好说了。你打算派谁去广州常驻?”

远夏说:“我其实想让乔工去,他当过领导,善于跟人打交道。可他不一定愿意外派,所以只能让王工过去。”

郁行一说:“我看王工也还行,他性格要踏实些,我感觉能待得住,换了乔工未必待得住。”

远夏说:“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回头单独问问他们好了。”

数天后,远夏带人收拾好东西,动身去越城参加广交会,这次带去的人除了秦林,还有乔明生和王时元。

有了春季展会的经验,这次远夏准备就要充分多了。

他们提前到了广州,先去租了一间店面,等展会结束之后,就将这里布置成缝纫机直营店和售后维修点。

立人缝纫机厂也报名参加了这次广交会,两家其实是一样的机器,但是贴牌不同。价格也商量好差不多,不能恶意竞价,至于卖多卖少,各凭本事。

到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打探军情,远夏注意到,国产的电动缝纫机除了他们两家,还多了一家,是上海著名的缝纫机品牌标准,倒不是上海的龙头老大飞蝶。

同行就意味着竞争,远夏偷偷让人去打听对手的价格,秦林探了情报回来,说对方定价比他们便宜了二百块。

很显然,这家也是进口的发动机,而不是自产的,否则价格不会这么贵。

“远工,我们要降价吗?”秦林问。

远夏咬咬牙:“不降,但是订购数量多可以有折扣,折扣算起来比他们低就行。”

这次恐怕没有上次那么好赚了,对方是个大品牌,出于广告效应,人们还是愿意选择熟悉的品牌,只能寄希望于立人那边,他们好歹也是个知名品牌,希望他们能够多拿订单。

远夏立即跟立人那边互通了信息,允许对方可以用折扣优惠来吸引订单。

立人需要从自己这边订购零部件,所以不管卖出去多少,自己这边都有数,能瞒报的数量有限。

果然不出所料,展会开始之后,远夏这边拉到的订单明显不如立人和标准的多。

远夏这边当然也有优势,他们更早推出电动缝纫机,生产经验要比另外两家丰富一些,而且还有售后服务。

但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还是打不过那两家有名有姓的品牌。

本来远夏以为这次能比上次卖得好,事实上还是跟上次差不多,倒是立人的销量要好得多,由于折扣给得大,卖出去了一千五多台。

至于标准,这家财大气粗,备货充足,销售量比行远和立人加起来都多。

远夏知道,以后如果不能在价格上取胜,他是别想有胜算了,毕竟一个从来都没听过的牌子,怎么跟知名品牌比?所幸的是,他还能从立人那儿分到一部分利润。

这次远夏只让立人代购了一百台发动机,也就是说,这一百台的利润他要分给立人三成。

不过总体来说,他还能得到一千四百多台缝纫机的三成利润,哪怕就算每台只赚1000元,他也能分得四十几万元。

再加上自己这边卖出的,秋季广交会上他能赚个六七十万,虽然远不如预期,但商场就是这样,你没有明显的优势,就无法分得更大的蛋糕。

展会结束之后,远夏没有立即离开,他让乔明生和秦林先回去,向加工厂下订单,再将库存的货物运过来。自己则和王时元一起布置店面。

王时元同意在广州驻守,除了工资,远夏每个月还给他发放出差补贴,此外如果有销售业绩,也像业务员一样给他发销售提成。

说实话,这个条件,乔明生也很心动,不过他最终还是让给了王时元,因为远夏也说了,他现在算是技术骨干,以后厂子扩大规模,他就是技术主管。

远夏的厂子才创办不到两年,就已经有了几百万的年销售额,只要不瞎,就知道行远的前景非常远大,不会一直是个小厂子。

乔明生自然不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跑到广州去,多点耐心,前景非常可观。

门店开好之后,远夏又带着人将存货分送给商家,余下的则要等发动机到了之后才能交货了。

郁行一得知远夏在广交会上遇到的情况,非常遗憾,说:“用这个进口发动机实在是太被动了,我争取明年春季广交会之前推出我们自己的发动机。”

远夏喜出望外:“有进展了吗?”

郁行一点头:“嗯,有些眉目了。”

远夏满心欢喜:“那太好了!要是能用上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以后我们就不用担心交不上货了,价格也能由我们自己定,短期内这缝纫机市场就是我们的天下了。”

只要不是进口发动机,缝纫机的价格至少可以再降两千,这将会是巨大的优势。

郁行一见他高兴成这样,也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他失望,得尽早攻克出来,从春季广交会后,他一直在专心攻克这个,现在关键问题已经有突破性进展,赶在明年春交会之前应该可以完成。

郁行一又说:“不过这个项目学校也有课题资金支持,到时候还要给学校利润分红。”

远夏毫不犹豫地说:“这个我懂,没问题,该分就分。越大也是我的母校,越大发展得越好,我当然也越自豪。”

投资高校,也就是投资科技研发。远夏还是深谙利弊的,只有国内高校待遇好,才能尽可能多地留住人才。

从广交会回来之后,远夏将之前按下的招聘广告刊登了出去,这次主要招的是管理、销售与办公室文员,没再招技术员,厂里的技术员暂且够用,能帮郁行一研发技术的人才登报是招不到的。

广告刊登出去之后,接下来数天,打电话来咨询的人还不少。

办公室负责接电话的是马东方,她现在既管财务,又管前台接待和办公室文员,还兼顾仓管、后勤,事情非常繁琐,必须要招人过来减轻她的负担。

从第三天起,就陆续有人过来面试。

远夏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面试,这么忙了一个星期左右,终于敲定了两名销售和两名文员。

一名文员负责办公室琐事,一名负责仓管和后勤。

至于有经验的管理,来面试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管理经验,要么就是能力根本不够,离他的要求还差得远。

远夏又不禁想起了梁洪昌,有能力的管理者真的不好找啊,难道真的要自己培养吗?

可就算现在开始培养,那也得很长时间才能挑大梁,他自己还得管上好长一段时间。

好在还有个乔明生,他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至少生产上的事他能帮远夏分担一些。

从广交会一直忙到年前,才终于将广交会上的订单都交付清楚,包括立人厂那边。

秦林带着人跑细了腿,交货催款,终于赶在春节前将货款都追了回来。

远夏很欣慰,秦林也算是能独当一面了,所以年前给他升了职,销售主管,尽管手下只有两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