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结果

高考分数出来后,马建设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又有心思跟着远夏去温州赚钱了。

上次他带回来那些货,按照远夏教他的,每种价格比进货价高一到两倍出售,在厂里就卖得差不多了,足足赚了两百块钱。

这利润让马安民和李玉英夫妻都惊呆了,他们两口子上一个月班,加起来也才一百多块,儿子才去了几天,算上卖货的时间,半个月不到就赚了两百块,做个体户这么赚钱吗?

所以当远夏再次回来邀马建设的时候,他们没有犹豫,让马建设带了五百块钱,而且还同意马建军跟着一起去。

马建军刚考完中考,分数不高,没上线,他不打算复读,准备跟他爸学开车。

马安民没有拒绝,马建军从小调皮,心思不在学习上。现在不过16岁,现在进工厂不易,半大小子不找点正经事做,就会跟着一帮年轻人出去鬼混,不学好,他肯定不能让,不如放在自己身边看着。

马建军调皮归调皮,倒也不是不知轻重好歹,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的事他不敢干。

李玉英是个直性子暴脾气,敢不学好肯定会抽筋扒皮。马安民话不多,但是揍起孩子来手绝对黑,毕竟是战场上真见过血的。

这小子看到哥哥跟着远夏出去了一趟,就赚了那么多钱,心痒难耐,也想跟着一起去,因为他做梦都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买车的钱从哪里来?

一辆拖拉机都小两千呢,父母再有能力,也买不起一辆车,还得借钱。现在有这个办法赚钱,怎么都比借钱好啊。

远夏听说建军也要去,没有拒绝,多个人多份劳力,要不是远冬太小,他都想把他也叫去当苦力。

其实远冬听说马建军要去,也吵嚷着要跟着一起去,但远夏没同意,跑这一趟真能扒层皮,他不舍得让弟弟受这份罪。

八月份,远夏和马建设兄弟再次踏上去温州的旅程,直接坐火车到上海。

这次他带了一千五百块钱,不是他不想多带点,而是担心买的货太多,他带不回来,不过这次他还打算做另一个尝试。

两天后,他们抵达上海,在上海停留了一天,一是休息,二是兑现当初对马建设的承诺,在上海玩一下。

一天时间也没能去更多地方,他们去了南京路和外滩,南京路上百货公司的高档商品让马建军眼花缭乱,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繁华。

第二天,他们便乘船直奔温州。

司海波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意外,只要来他这里批发过一次货的客户,就没有不再来的。

这次远夏有了经验,他采买的货物都是在越城比较抢手且利润高的,并且尽量挑选轻巧的货物,少占空间和重量。

买好货,远夏选出大约二百块钱的货物,拿到邮局打包邮递回去。这是他打算尝试的办法,以后如果不方便来温州,就可以跟司海波或其他商家通过汇款和邮递的方式进行交易。

邮递的成本自然不低,但可以省时间省气力,只是利润薄一些而已。

跑这一趟,他们又花了一个多星期。

回到越城,远夏又将远冬接过来,兄弟二人花了十来天时间,将这批货卖完,等到快卖完的时候,远夏才收到他从温州寄过来的包裹。

除了时间长了点,倒没有其他的损失,远夏越发坚定了邮汇交易的方式。

不过马上就要开学了,他不打算继续做生意,这个暑假跑两趟温州,赚了几千块钱。

当他把钱交到郁行一手里的时候,郁行一看着那叠厚厚的大团结,吓了一跳:“怎么给我这么多钱?”

远夏说:“这是你的,连本带利一共两千九百五十块。”

郁行一听完惊呆了:“多少?两千九百多?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远夏喜欢看郁行一受惊吓的样子,他将账本拿给郁行一看:“你一共拿了七百二十块钱给我,除去花费和损耗成本,最后分给你的就是这些。”

郁行一忙摆手:“这都是你辛苦赚的钱,我不能要。我只要本钱。”

远夏望着他:“说好了你投资给我做生意,利润咱们平分的,怎么能不要呢。”

“可我半点力气都没花,怎么能拿这笔钱?”郁行一觉得自己拿这钱完全没有道理。

远夏笑了:“难道你的钱不是花力气得来的?你有钱,我有门道,咱们合作,才能一起赚钱,否则我光有门道,没有本钱,你说我能赚到这钱吗?这就是合作的意义。再说了,我赚了钱,就该兑现当初借钱的承诺,否则我不就失了诚信?别说以后我不敢跟你借钱,我自己都要唾弃自己。”

郁行一听见他这么说,迟疑地接过那叠厚厚的大团结,无奈地笑:“你说我拿这么多钱放哪儿?”

远夏笑着说:“放银行存起来。没有大事也不要乱花,以后等要钱办事的时候,也能拿得出钱来。”这些将来可是他们开厂的资金呢。

郁行一就没打算要这笔钱,听远夏这么说,便决定存起来,等以后远夏要用钱的时候再借给他。

远夏说:“暑假没几天了,我明天和冬冬就回家去,等开学了再来学校。”

郁行一听说他要走,有些失落,他已经习惯了每天回来家里有人,或者有人可等了,现在又要回到以前那种冷冷清清的日子了吗?

但他嘴上还是说:“是该回去好好休息几天。这个假期你们都累坏了。”

远夏伸了个懒腰:“还行,累是累了点,但是感觉充实啊。”

郁行一也忍不住笑:“倒也是,你两个月不到,就赚了别人几年的收入,很有成就感吧?”

“可不,这下兜里有钱,就什么也不怕了,感觉有了底气。”远夏扭头去看远冬,那小子也在傻乐呢,便抬手在远冬额头上弹一下,“冬冬,赚这么多钱的事不要跟家里人说。”

远冬摸摸额头,疑惑地问:“爷爷也不能说吗?”

远夏点头:“嗯,让他知道我赚了钱就行,别说我赚了多少。”

“哦,好。”

远夏问弟弟:“冬冬,你是不是觉得这钱赚得很容易啊?”

远冬嘿嘿笑。

远夏说:“但如果有人知道我们能赚这么多钱,去举报我们投机倒把,那肯定是一抓一个准。”

远冬一听,顿时吓得瑟缩了一下:“我绝对不会跟人说的。”

远夏笑着说:“不跟人说就对了。”

郁行一听得有些不安:“这么冒险你还干?”

远夏看着他:“行一,你会瞧不起我吗?”

郁行一立即反驳:“当然不会!我是怕你受到伤害。”

远夏笑了:“我自有分寸,国家要发展经济,鼓励个体经济,市场才能活跃,人民生活才能得到改善。你看,我只是在响应政策,而且我并没有扰乱市场秩序。我算是利用信息差赚差价,就好比有人知道在农村能三分钱买到鸡蛋,拿到城里卖五分一个,你会认为是投机倒把吗?”

郁行一皱起眉头,然后摇头:“这不算吧。”

远夏说:“对啊。农村有鸡生蛋,城里没有,农村人需要钱换油盐,城里人需要鸡蛋补充营养,双方各取所需。但很少有农民拿鸡蛋到城里来卖,因为他们不知道城里鸡蛋卖得贵,就算知道,他们多半也不会来,太远了,坐车吃饭都要花钱,不合算。这就需要人做中介,把农村的鸡蛋带到城里来卖。但这个中间人肯定不会免费为人民服务,毕竟他也是要生存的。所以他三分买五分卖,我们觉得天经地义。我这情况也类似,因为人们有需求,我从温州买回来的货才能卖得掉。而且我卖的并不比百货公司卖的同类产品贵。”

远夏继续说:“但是咱们国家的政策还在慢慢摸索试行,一切都不完善,政策随时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投机倒把罪还没取缔,如果有人举报,这罪名压下来,我们也无从分辩,所以还是要谨慎一点。冬冬,我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做生意很赚钱是不假,但是有风险。”

“那我以后不做生意。”远冬说。

远夏笑着说:“做生意并不是坏事,社会发展离不开它,人们生活得以改善也离不开它,否则人类社会将会倒退到自给自足的原始社会。当工人的还有饭吃吗?做生意的前提是得有底线,不能以次充好、囤积居奇。”

远冬听得一知半解,疑惑地看着哥哥。

远夏说:“假设将来你要做生意,我希望不要做个中间商,而是要做个实业家。你”

远冬不解地问:“什么是中间商,什么是实业家?”

远夏说:“中间商就是买别人生产的商品,再卖给其他需要的人,也就是商贩。而实业家则是自己生产商品,卖给需要的人。”

远冬说:“那我不做商贩,要做实业家,我做收音机,算不算做实业?”

“算是吧。”远夏笑着说,“你要是对半导体感兴趣,就好好学习,尤其是学好数理化,将来的世界,一定会是电子产品的世界。”

远冬用力点头:“好。我要做最高端的收音机。”

远夏面带笑容,心里想的则是,要真从事半导体行业,收音机连开胃小菜都算不上呢。

郁行一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夏,原来他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教育远冬吗?

远夏扭头,撞进郁行一眼中,微笑起来:“你在想什么?”

郁行一反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

远夏说:“我要制造这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

郁行一问:“哪方面的机器?”

远夏说:“不管是哪方面的,只要我制造的,我就一定要把它做成行业内最尖端的!”

郁行一看着远夏清明的眼神,心里冒出一种感觉,他一定能做到,他舔舔唇:“我也要设计最尖端的机器。”

远夏笑了:“那你设计,我生产。”

郁行一听见这话,内心莫名激动:“好,我们一起合作。”

远夏笑盈盈的:“那就一言为定!”

远夏回到肃阳,远秋和马建设的录取通知书都拿到了。

远秋没考上肃阳高中,她的分数离肃阳高中还差了两分,只上了肃阳二中。

小丫头有些沮丧:“我要是再多考两分就好了。”

远夏笑着安慰她:“没关系,二中也不错。二中的文科一直都挺好的,你不是擅长文科吗?去二中也许更合适呢。”

远夏这话其实也不算没有依据,远秋是那种特别自律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她若是去了一中,本来不擅长理科的她跟一帮同学竞争,估计会落到中下游,这对她的信心绝对是个不小的打击。

她去了二中,应该会比较拔尖,信心树立起来了,对她将来考大学应该会是一件好事。有时候,做鸡头比作凤尾收效更大。

马建设考上了越城电力专科学校,他的专业是水利工程。

见到远夏的时候,这家伙开心得只能看见白生生的牙了:“嘿嘿,远夏,我能跟你一起去越城上大学了。”

远夏是打心眼里替他感到高兴,搂着好友一顿猛拍:“好小子,恭喜你!我说了吧,好好学,不会差的。”

马建设能考上大学,在远夏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他本来是上中专的,可能是因为自己命运的改变,带动朋友的命运也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偏差。

马家人的命运也跟着发生了一些变动,但愿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马建设考上大学,他妈在国营饭店摆了好几桌,请亲朋好友吃了一顿。其实没啥亲戚,马安民夫妇都是外地人,亲人不在身边,来的都是同事朋友,远夏一家也在受邀之列。

其实这是李玉英的意思,等远夏回来才请的客。

因为马建设说,如果没有远夏的鼓励和帮助,他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

家里只有远德厚没来,老人家不舍得中午那阵的生意,有不少放假的孩子在店里看书。

远夏赚的钱足够家人和弟妹们过上不错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关张书店的打算,一来可以让爷爷有个事做,二来弟弟妹妹们耳濡目染,也能跟着多读点书。

农机厂的人都是父亲的同事,远夏都认识,少不得一一跟大家打招呼。

今天是升学宴,夸马建设的同时,大家自然也将远夏给夸上了,工会主席龙福明开玩笑说:“老马,看样子你们三楼风水好啊,一下子就出了两个大学生。谁家还住三楼的,怕是也要出大学生。”

住三楼的邻居们都笑了:“真的吗?那我们也要跟着沾光啊,回去好好督促我家那小子(丫头)。”

李玉英笑着说:“远夏的弟弟妹妹学习都不错,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估计他们家还能出好几个大学生。”

有人感叹说:“要是都考上,那可真是厉害了。”

有人说:“老远家遗传得好,几个孩子都随他。”

“要是老远还在,那多好啊。”有人叹息起来。

远夏一听大家都在惋惜父亲,不禁心酸起来,也很感动,父亲人缘好,同事们都还记得他,他赶紧把话头拉回来:“我看也不光是我们三楼出大学生,我记得赵叔家的二丫成绩就很好,不是已经上高中了,肯定能考上大学。”

赵大利嘿嘿笑起来:“我家二丫还行,当初那丫头本来能考上中专的,她非要读高中。我就怕女孩子大了成绩退步,现在看还好,能在肃阳高中名列前茅。明年就高考了,希望跟远夏一样,一次就考上。”

远夏说:“二丫成绩稳定,肯定能考上。”

他知道赵家二丫赵小慧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留京,几年后还去了美国,直接在美国定居了,再也没回国。

“承你吉言!”赵大利笑呵呵地说。

升学宴总是喜庆的,吃完饭,远夏和弟弟妹妹一起回去。

远夏对弟弟妹妹们说:“今天的菜好吃吧?”

几个人都嘿嘿笑着点头,显然吃得非常满意,重阳说:“那个炸丸子最好吃。”

远夏说:“等你们考上大学了,哥也给你们办升学宴,每考上一个办一个。”

远春说:“那得花多少钱啊?”

远夏笑着说:“没事,到时候哥不是早就出来工作了嘛,办得起。”

几个小都兴奋得手舞足蹈。

远秋最淡定,她见弟弟妹妹跑前头去了,才压低了声音跟远夏说:“哥,吃饭的时候,我听段阿姨跟人聊天,说咱妈生了个小妹妹。”

远夏一愣,才想起来这件事,从第一次听到消息到现在,是过去大半年了,原来已经生了啊。

希望那个小女孩能够平安健康长大,郭志强对别人的子女铁石心肠,对自己的女儿总不至于不闻不问吧。

远夏说:“她不来找我们,我们就没必要去找她。我不在家,你多关心一下弟弟妹妹,有什么问题就写信告诉我,我来处理。”

远秋点头:“知道了。”

回到店里,远夏发现刚才饭桌上聊到的赵小慧居然在。

赵小慧高挑个儿,很瘦,戴了副眼镜,神态有些倨傲,一副遗世独立的样子,她看到远夏,直接问:“远夏,你家有没有《堂·吉诃德》?”

她比远夏小了两岁,从来都是直呼大名的。还是她看得起的人才愿意叫名字,看不起的,连名字都懒得叫,比如马建设,她从来都只叫“喂”。

远夏说:“好像没有。你去书店看过了吗?”

赵小慧皱眉:“看了,也没有。我把你店里的外国文学作品都看完了,历史书上好多外国名著你这里都没有。”

远夏笑着说:“历史书上的名著,咱们国家也未必翻译出版了。”

“真是的,什么时候咱们才能引进外文原著啊。中国小说都太无聊了,都是反封建的,主题单一,看人家外国小说,什么题材都有。”赵小慧不满地撇撇嘴。

远夏说:“《堂·吉诃德》的原著是西班牙文,你看得懂?”

赵小慧一愣:“那英文原著也没见引进来啊。”

远夏说:“莎士比亚的原著给你也未必看得懂啊。”

赵小慧鼓着腮帮看着远夏:“你怎么知道我看不懂?”

远夏耸肩:“我们学校英语专业的人都说莎士比亚的原著难懂,就好比我们中国人读文言文。”

“那我肯定能看得懂。”赵小慧自信地说,“看不懂还不会查字典吗?”

远夏说:“哦,我这里没有你能看的书了。”

赵小慧说:“你应该再买点书来,书太少了。”

“我已经在尽量丰富图书种类了,但我只是个租书店,不能面面俱到。你能看就看,不能看我也没办法。”远夏原本还想着劝一劝这姑娘,也许能打消她出国的念头,不过现在看来,她崇拜西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怎么能拉得回来。

尤其是再过几年,随着开放的深入,人们对欧美的了解加深,欧美的现状与国内现状对比,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一帮知识分子跪得比清朝人还彻底,奉欧美为圭臬。想让这帮人的膝盖不弯,是不容易的。

很快就开学了,远夏又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

他那个小学家教今年不继续了,因为那个学生读初中了,学生父母暂时没打算请家教。

远夏也没再重新找家教,他只辅导屈文渊一个,多余的时间,他打算好好学习,有空多去郁行一那儿跑跑。

远夏大一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顺利拿到了大一学年的一等奖学金,50块钱,算是一笔丰厚的奖金,把大家都羡慕坏了。

远夏请室友和科技社的朋友一起吃了个饭,点了满满一桌子菜,也不过才花了三块多钱。

请朋友们吃过饭,远夏又跑去找郁行一。

他在轴承厂门口等到下班的郁行一,他现在已经很清楚郁行一的排班,要蹲人再容易不过。

郁行一见到他,神态有些飞扬:“你今天怎么过来了?”

远夏笑着说:“我拿了奖学金,来请你吃饭。”

“真的啊?恭喜你!走吧。”郁行一朝车后座摆头,示意他上车。

远夏跳上车:“走吧。”

走出一段,见周围没人了,郁行一用脚踩地,停下来,对远夏说:“我也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向富贵被开除公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