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鸟成长速度非常惊禽, 几乎一天变一个模样。
从破壳那天开始计算,小肥啾喻以筠已经正式满月啦!
他看不到自己现在的模样,却能看到与自己同吃同住的两只大雏鸟, 细软的绒毛间长出7000多根羽管。
大概再过一个多月, 这些羽管就会变成既能防寒保暖、又能帮助雏鸟在空中翱翔的羽毛。
除了长出羽管之外, 全家发育速度最快的喻以筠, 爪子和腿逐渐有力气,已经能够站起来在窝里走来走去。
比他更早孵化的哥哥和姐姐,现在仅仅只能站立,行走依然困难。
喻以筠早就知道,幼鸟想要尽快发育,除了尽可能多多干饭, 还需要——
补、钙!
聪明的小肥啾,早早养成补钙意识。
在别的小朋鸟忙着互殴的时候,自己躲在旁边偷偷啃自己的大蛋壳。
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仅钙含量高, 而且容易吸收, 简直是baby鸟补钙最佳选择。
喻以筠刚开始只能啃一点点, 相当于给蛋壳刮痧。
伴随着小肥啾日渐长大,鸟喙慢慢发育,他终于能把蛋壳啄出一个个小三角豁口,然后全部吞进肚子里。
约莫啃了大半个月, 小肥啾自己的蛋壳全部啃光了。
他豆豆眼滴溜溜,首先注意到哥哥和姐姐的蛋壳,又很快挪开了。
哥哥姐姐与自己不同,没有保护蛋壳的意识。
他们出生那么久,蛋壳跟鸟窝里的垃圾堆在一起, 接受风吹日晒。上面还附着排泄物,洁癖肥啾根本下不去口。
喻以筠转移目标,看向妈妈和爸爸带回来的鱼。
育雏期间,雄雕抓到鱼后,会吃掉鱼头然后带回鸟窝。
雌雕负责把鱼肉撕下来,喂给幼崽们。
等到喂饱幼崽,自己再吃剩下的部分。
大海雕吃鱼主要靠吞,他们强大的胃酸,能够消化坚硬的鱼骨。
鱼骨头,正是一条鱼最富含钙质的部分。
小肥啾顺利孵化后,每天抱着蛋壳啃啃啃,鸟喙发育速度和坚硬程度远远超越同龄幼鸟。
普通海雕幼鸟,出生5-6周才能完全自主进食。
喻以筠还没满月,已经学会在妈妈喂自己前,凑到食物跟前用稚嫩的鸟喙表演刮痧。
有时候,雌雕咬碎鱼骨,迸溅的鱼骨渣渣,小肥啾麻溜滚过去吃掉。
平常遇到阳光明媚的天气,小肥啾骨碌骨碌滚到鸟窝边缘,找个没有太阳遮蔽的角度。尽可能展开两条雕翅,模仿太阳能发电器,努力获取日光中的钙质。
凭借喻以筠持续高强度努力,小伙伴刚刚学会站起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跳了!
正常海雕幼雏从孵化到学会走路,大概需要两个月左右。
即使能够走路,正式学会飞行之前,幼鸟必须呆在鸟窝里哪都不能去。
当然,‘哪都不能去’主要针对正常幼鸟。
小肥啾哪算什么正常鸟?
刚刚学会走路,他立刻跳起来,吭哧吭哧爬到鸟窝边缘,俯瞰自家‘小区’的居住环境。
不看不知道,喻以筠攀登到鸟窝边缘,才发现自家豪宅比想象中更大更深。
鸟窝宽度目测两米以上,高度五米左右。
喻以筠通过树枝密度估算,这个鸟窝至少重达1.5吨。
得出结论,他钦佩的扬起脑袋,看向支撑鸟窝的花旗松。
白头海雕作为自然界的建筑大师,每年繁殖期开始前,会叼来树枝重新装修、加固巢穴。
因为海雕喜欢把巢穴修得非常夸张,因此必须选择高大强壮的树,才能支撑沉重的巢穴。
大部分白头海雕夫妇,最青睐花旗松和毛果杨。
甚至有许多当地人,会特意修剪这两种树,吸引越来越多的白头海雕来此筑巢。
假如树木能打官司,花旗松应该挺需要法律援助。
花旗松生命力顽强,能够长到100米以上,树冠有许多分叉。
喻以筠用带弯钩的小爪子,牢牢抓住花旗松的树干,生怕风稍微大点把自己这坨小啾啾刮到树下。
离开鸟窝的第一天,他首先扒住最近的几根树干,训练自己的抓握能力。
等到渐渐掌握在树上行走的平衡,小肥啾变得更加大胆,尝试从高处树杈挪到低处树杈。
上个世界被强制封印的爬树技能,再次得到大展身爪的机会。
短短几天,喻以筠就学会灵巧的在树枝间穿梭。
那模样,活像一只……
走地鸡。
两只更早出生的雏鸟,瞧见每次大鸟不在家,弟弟就偷偷跑出去浪,被勾得心痒难耐。
要知道,白头海雕属于‘该隐亚伯综合症’高发群体,内卷现象十分严重。
‘发育慢就会被欺负’的观念,几乎刻在每只海雕DNA中。
人类通过观察发现,当鸟窝里有一只雕开始自主进食,渐渐所有幼鸟都不需要投喂。
当一只雕开始试飞,最多两三天,另一只雕也会不甘示弱的尝试飞行。
喻以筠发育速度太快,卷得另外两只幼鸟觉都不睡了,废寝忘食训练自己的四……两肢。
在喻以筠学会爬树第五天,另外两只幼崽也跟着走到鸟窝边缘。
惹得偶然观测到这窝雏鸟的野生孤雏护养协会,吓得一愣一愣。
瞧见三只雏鸟摇摇晃晃在鸟窝边缘蹦迪,工作人员心脏骤停。
他们本能认为成鸟遭遇意外或者放弃育雏,导致饥饿的雏鸟走投无路离开鸟窝。
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才发现三只鸟发育状态良好,看起来不像没饭吃的样子。
尤其中间毛色最深,看起来横竖同样宽,身体几乎变成正圆形球体的小肥啾……
“oh,天呐,你们快看中间那只!”
“毫不夸张的讲,就算不使用望远镜,我也能够看到他。”
“我的上帝,两个月的雏鸟有那么大吗?”
“我必须告诉你,今年回温比较迟,这片区域孵化的雏鸟,还没有长到两个月的。”
“所以说,那颗球顶多只有6到7周?”
工作人员得出‘那颗球’只有六周的结论,又开始消化‘六周球’竟然已经学会走路,并且在鸟窝边缘蹦迪这件事。
没等他们消化完毕,更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那颗圆润的毛球球,熟练地顺着高出树杈,爪子扒拉着树枝挪挪挪,然后勇敢地跳到稍微低一点点的低处树杈。
依然呆在鸟窝里的两只雏鸟,看到他自由穿梭在树杈之间,羡慕极了,伸出疯狂试探的小jiojio。
小肥啾注意到他们的意图,大声唧唧,灵巧地顺着树杈爬了回去,阻止哥哥姐姐贸然行动。
喻以筠找了一根结实的树杈,爪把爪教他们如何在树干上站稳……
野生孤雏救助协会的工作人员,看到这套行云流水的操作,嘴巴张得一个比一个大。
要知道,白头海雕学会飞行之前,几乎没办法离开巢穴。
莫说仅有6周的雏鸟,即使已经羽翼丰满的幼鸟,在真正学会飞行之前,离开鸟巢依然有很大的风险。
每当白头海雕育雏季,野生孤雏救助协会每天到处捡鸟,数不清要救助多少掉下鸟窝的小可怜。
运气好的雏鸟,经过救助后能够重返大自然。
遇到骨折或者严重受伤的雏鸟,即使养好伤,也没办法翱翔天空。
有些更悲惨的鸟儿,要么摔下来当场死亡,要么因为救助不及时活活饿死。
今天之前,工作人员一致认为:雏鸟离开鸟窝等于作死。
哪知道,就在他们观察范围内,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一幕。
护养协会立刻将‘肥啾爬树’的视频,传到社交平台,引来网友们激烈讨论。
网友们讨论的重点,并不是‘幼雏竟然会爬树’,而是‘这坨黑糯米团子好可爱啊啊啊’……
视频发布没多久,播放量分分钟突破六位数,比救助协会日常数据翻了好几倍,万人血书要求更新‘黑糯米团子’后续。
工作人员对那颗球同样好奇,此后连续好几天,都会通过观察设备远远注视他们。
在他们的注视下,不仅黑糯米团子依然灵巧的爬上爬下,连疑似他弟弟妹妹的同伴,也学会在鸟窝附近的树杈上行走。
工作人员翻开‘白头海雕救助指南’,在雏鸟不能离开鸟窝那条后面打了个括号,并且补充:
‘个别雏鸟会爬树。’
正当他们准备跟学术界讨论,通过科学角度研究‘雏鸟开始爬树,对于种群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时。
某天午后,意外猝不及防降临了。
由于幼鸟渐渐长大,对食物需求量增加。
再加上天气越来越热,幼鸟长出羽毛,不需要雌鸟时刻守在旁边提供温暖。
趁着难熬的热穹顶到来之前,雌雕和雄雕抓紧时间外出狩猎,努力把所有崽崽喂得膘肥体壮。
亲鸟离开后,三只不安分的小团子,又双叒叕离开鸟窝。
这次,喻以筠打算挑战自己。
他跳到最下面的树干,没有停下,继续顺着粗壮的树干,像啄木鸟似的用喙和爪子作为支撑,一点点往下爬。
花旗松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裂纹,足够支撑一只小肥啾。
树上的哥哥姐姐,瞧见喻以筠爬到树下,也跟着挑战自己极限,试探着蹦跶到旁边一根不需要支撑鸟窝的树干上。
两只雏鸟刚刚站稳,只听‘咔嚓’一声——
除了几根不支撑鸟窝的树枝外,其余树枝终于无法承受沉重的鸟窝,齐刷刷折断。
庞大而又沉重的鸟窝,在三只雏鸟和工作人员的注视中,掉到树下摔得稀巴烂。
喻以筠吓得往后跳了好几步,小心脏扑通扑通,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
我就说花旗松需要法律援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