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十字弓食人魔

最成功的连环杀手大都是机会主义者,他们都是非常狡猾、善于挑选猎物的人,这些连环杀手每次作案前都会制订非常周密的计划,他们所选择的被害人也多是易于得手或者与作案者有着巨大实力差距的人(比如对孩子、残疾人下手)。这些连环杀手会选择很偏僻的地点作案,以此来保证整个作案过程的隐蔽性。

2009年6月的一个晚上,英格兰布拉德福德,苏珊·拉什沃斯独自一人在空旷的街道上行走着,她头上不时渗出一些细密的冷汗,双手和双脚也微微颤抖着,她不停地四处张望,似乎是在渴望某人靠近她,又很害怕被某人接近。她的内心非常矛盾,她的毒瘾又犯了,她急需一笔现金来购买毒品,为了能够赚这笔钱,她愿意做任何事,即便这样做会让她重蹈覆辙,让她再次跌入深渊,她也毫无悔意。

苏珊的眼前突然暗了一暗,她抬起头,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这个人叫史蒂芬·格里菲斯,苏珊知道史蒂芬是一个有钱的嫖客,他几乎照顾过这片区域内所有妓女的生意,有时候,他还会向从事卖淫行业的女人提供毒品。一般情况下,跟史蒂芬回家的女人要么是给他提供性服务的卖淫女,要么就是需要在他家吸毒的瘾君子。苏珊或许是不想跟他回家的,但她现在别无选择。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苏珊可能两者兼有,她不仅是一名妓女,与史蒂芬发生过性关系,而且还经常在他这儿吸毒。史蒂芬显然是有着暴力倾向的,他会逼迫女性看有关虐待女性的视频,还会给她们读一些带有强奸、虐待、残害妇女情节的书刊。苏珊根本不清楚史蒂芬现在的精神状况是很不稳定的,如果她知道自己的结局,相信她一定不会接受他的邀请。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史蒂芬·格里菲斯其实就是一个犯罪心理专家,而且他还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连环杀手的行为举止。《布拉德福德这座城市中的杀人犯》就是史蒂芬的博士论文题目,而布拉德福德这座城市就是他生活的城市。这篇论文的内容是杀手该如何训练自己并使用工具杀人,很显然这些内容已经超纲了。

所有去过史蒂芬家的女人都认为史蒂芬是一个有着极强控制欲的男人,一旦他付了钱或者给了毒品,那他就会宣称自己有权利按照他想要的方式摆布这些可怜的女人们。史蒂芬·格里菲斯之所以能够在连环杀手榜上享有盛誉,并不是因为他曾经连续杀害过3名受害者,而是因为他的杀人动机,他是为了出名而杀人。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早在史蒂芬犯下第一起杀人罪行的时候,他就已经规划好了接下来要实施的其他罪行,他就是想成就自己的名声,即便是骂名。他想要不停地杀人,毫无疑问,如果他不被警方抓住的话,他就会不停作案,直到他的名声可以传遍整个世界。

2009年6月,史蒂芬选中了苏珊,因吸毒而变得十分脆弱的苏珊显然是一个容易得手的目标。2009年父亲节前夕,苏珊独自在大街上来回走动,很显然她的毒瘾犯了,这让史蒂芬异常兴奋。

苏珊是被一位朋友带进毒品大门的,她的婚姻生活很不幸,在遇到毒品的诱惑后,她又品尝了一次濒临破产的滋味。苏珊曾经尝试着在这个工业城市的戒毒所内戒毒,但由于她的毒瘾很重,所以她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毒瘾戒掉。

在戒毒的这段时间内,苏珊经常回家接受家人们的鼓励。父亲节前夕,苏珊告诉母亲,她想要去药店买一点美沙酮,一个小时后就会回家,但她一去不返。苏珊的家人原本以为她又重操旧业了,但苏珊在父亲节过后的第二天依然没有回家,这让家人们担忧起来,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向警方报了案。

警方虽然很想调查这起案子,但性工作者总是会不停地更换住处,所以他们很难掌控苏珊的行踪。时间慢慢流逝,苏珊依然没有丝毫音信,看来她应该是失踪了。为了能够找到苏珊,她的家人们还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但他们并没有得到任何与苏珊有关的消息,警方的调查也没有丝毫进展。

到目前为止,警方尚且不能得出苏珊是否遇害的结论,也没有任何线索将史蒂芬与苏珊联系到一起,所以警方也怀疑不到史蒂芬。史蒂芬的家就在布拉德福德红灯区的中心地带,苏珊经常在这片区域招揽顾客,她很可能就是在这儿被史蒂芬带回家的,因为史蒂芬是一名常客,所以她并没有对史蒂芬的动机产生怀疑。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史蒂芬真正热爱的不是《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他研究这门学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抓住作案凶手,他热爱的是连环杀手本身,货真价实的连环杀手。他被这些连环杀手的恶名所吸引,这些杀手都会有一个外号,他们会引起媒体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会被媒体吹嘘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而这正是他想要却得不到的,他被杀手光鲜的表面吸引住了,即便这些人带给社会的只有恐惧和恐慌,他也毫不在意。

在连环杀手的世界里,他们似乎可以控制整个世界,这也正是史蒂芬所追求的目标。犯罪心理画像专家发现,史蒂芬在17岁的时候曾经使用一把尖刀刺伤了一位商店老板,他也因此被判了3年监禁。当时有一名精神病专家认为史蒂芬患有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而且他还是那种不肯接受精神康复治疗的患者。

史蒂芬出狱后不久,就再次用尖刀挟持了一个女孩,他很快又被送进了监狱。由于这名女孩没有遭到任何伤害,所以他只被关了两年。出狱后,时间已经是2005年了,史蒂芬改头换面,他设法进入布拉德福德大学学习,并获得了该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史蒂芬和其他连环杀手很相似,他看起来和正常人完全一样,就算他一直在研究连环杀手,但他似乎不是一个出格的人,人们都觉得他很普通,即使他拥有了博士学位,这种态度也没有改变。学校里的师生并不了解史蒂芬的过去,他们也不知道史蒂芬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校园生活让史蒂芬拥有了大把空闲时间,他经常在酒吧和舞厅中厮混,经常像男明星那样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拍摄一些风格特异的照片,他从不避讳自己不喜欢“人”这个事实,所以也几乎没有任何人愿意与他做朋友。上学期间,史蒂芬按惯例去医院开治疗精神疾病的处方药,但没有人知道他是否吃了这些药丸。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他没有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之后的行为。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访问了史蒂芬在大学校园中的唯一朋友迪莉娅·巴特利特·佩里。迪莉娅明确表示史蒂芬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他有时十分严肃,有时又暴躁易怒,有时又十分龌龊猥琐。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这种不断切换的情绪状态就是他精神即将崩溃的前兆,一旦他离开大学校园,长时间独自一人待在一间房屋内,他的精神状态马上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从2008年起,史蒂芬就开始在自己的房屋内打磨武器,他收藏了很多冷兵器,有长刀、短刀、剔骨尖刀。他每天都会仔细打磨这些武器,并开始磨炼使用这些武器的技能。史蒂芬还有一个偶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约克郡屠夫”皮特·萨特克里夫。史蒂芬收藏了很多描写这个连环杀手的书籍,他将这个连环杀手当作学习对象,从他的身上学习杀死被害人的方法。

这个时候,史蒂芬的精神状态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他的脑海中经常会莫名其妙地闪现出一些残忍又血腥的画面,耳朵里也常常出现幻听。这就像是有一个恶魔住在他的脑海中一样,这个恶魔不断诱惑史蒂芬,即使他将棉花塞在耳孔中,不停地捶打自己的头部,也不能抵挡来自“恶魔”的诱惑。显然,史蒂芬的精神病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

2009年6月29日,史蒂芬将苏珊带回自己家,苏珊知道史蒂芬有毒品,她希望能够通过与史蒂芬发生关系来换取他手中的毒品。但就从她走进史蒂芬家门的那一刻开始,她的命运已经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

史蒂芬家里很乱,门对面的墙壁上贴满了与“约克郡屠夫”有关的大字报,地板上和书桌上散乱地丢了一些有关连环杀手的书籍,书桌旁边的一张案子上还放着许多开了刃的斧头、刀剑。在此之前,史蒂芬只是通过书籍了解连环杀手,现在一个成为连环杀手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马上就决定成为一名真正的连环杀手。

史蒂芬用一把锤子杀死了苏珊,他拼命地捶打苏珊,直到苏珊彻底死亡。他将苏珊的尸体切成碎块,然后将这些碎块装进黑色的垃圾袋中,他将这些垃圾袋暂时储存在家中,一直等到尸体快要腐烂变质的时候才将垃圾袋背出公寓处理掉。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了解到,史蒂芬在杀害苏珊之前,与他最要好、也是唯一的朋友迪莉娅闹翻了。迪莉娅告诉警方,史蒂芬曾莫名其妙地对她发了火,而她也当场还击了史蒂芬,她告诉史蒂芬,他就是一个被人宠坏了的小男孩,她再也不想和他做朋友了。此后,迪莉娅慢慢疏远了史蒂芬,史蒂芬曾给她打了几个威胁电话,并且还给她寄了几封下流邮件,迪莉娅与他针锋相对,一一还击了史蒂芬。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史蒂芬当时还没有做好成为一名连环杀手的准备,当他和迪莉娅闹翻的时候,应该是产生过杀死她的想法,但在尝试了几次以后,发现迪莉娅并不是一个很好下手的对象,他不得不放弃了这次谋杀,转而找到了更易下手,更加脆弱,也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苏珊。

史蒂芬有一种想要加入杀手队伍的强烈欲望,他向他的偶像“约克郡屠夫”学习,学习他的杀人方法,学习他挑选被害人的方法,学习他处理尸体的方法。史蒂芬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网站,他在这个网站上充当了一个非常盛气凌人的角色,他咄咄逼人地与其他人交流,发泄体内过剩的欲望。但这并不能使他的精神状态得以好转,杀人这件事一直是他想做且必须做的事情,更何况在他的脑海中,还有一个不停催促他做不理性事情的声音,他很快就要再次行动了。

谢莉·阿米蒂奇原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乖巧女孩,她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有一个妹妹,一家人的关系融洽,生活和谐幸福,她也愿意为这个家奉献一切。但事情在她16岁的时候出现了转变,当时她刚刚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一个贩毒团伙盯上了她,诱骗她参与到吸毒的活动中。

当时毒品刚刚流入这个新兴城市,当地人对毒品的危害并不十分了解,在有过3次吸毒经历后,谢莉彻底染上了毒瘾,毒瘾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她开始偷窃,用偷来的钱购买毒品,等到她开始吸食海洛因的时候,她又不得不开始卖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筹到购买毒品的资金。谢莉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而她面前的恐怖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2010年4月下旬,谢莉再次拒绝了家人的帮助,她依然选择通过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毒资。4月26日,谢莉的妹妹再次给她打了电话,但她依旧我行我素。当天傍晚,谢莉就去了红灯区,她站在路边四处张望,寻找潜在的顾客。天色越来越暗,到现在依然没有顾客上门,谢莉开始暗暗着急起来,她并不知道,有一名连环杀手正在偷偷打量这里,他选中了谢莉。

史蒂芬是从公寓临街的窗口观察谢莉的,谢莉的举动让他动了心思,他急匆匆地走下楼,沿着街道走向谢莉,他并没有注意到,街道旁安置的摄像头清楚地拍下了他的一举一动。史蒂芬顺利地将谢莉带回公寓,等到谢莉进入公寓后,史蒂芬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将她杀死了。

在谢莉失踪的当天晚上,她的男朋友就向警方报案了,警方随即赶到谢莉家做了初步调查,谢莉的家人们都以为她可能去别的男人家过夜了。但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谢莉家人们的预料,她成了史蒂芬·格里菲斯手下的第二名受害者。直到谢莉失踪一周后,谢莉的家人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谢莉的妹妹每天都会在红灯区附近询问其他从事性工作的女性,向她们打听与谢莉有关的事情,可是没有人知道谢莉到底去了哪儿。

史蒂芬被捕后坚决拒绝向警方透露任何与谢莉有关的信息,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杀死谢莉的,他可能是用弩,也可能是用刀,甚至是用钝器或者绳索,但不论怎样,史蒂芬都只会使用冷兵器,他正在向他的偶像学习,他试图开创属于他的罪恶名声。警方在调查史蒂芬的时候,又发现了另一个丑恶的事实。史蒂芬杀死被害人并将其肢解以后,会留下一部分被害人的尸体,然后将另一部分丢到城市附近的艾尔河里。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如果史蒂芬不是一个食尸恶魔的话,那么他留下死者部分尸体的行为其实是为了将该部分残肢作为战利品收藏起来。至此,史蒂芬已经杀害了两人,但他的行为并不会就此终结,为了能够将自己构建的人设实现,他一定还会再作一次案,而且还是使用同样的作案手法。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他连环杀手的名声,他才可能被称为连环杀手。

苏珊妮·布拉迈尔斯出生在布拉德福德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她接受教育,想要成为一名护士,但她在读大学的时候染上了毒瘾,并因此被大学除名。此后,苏珊妮就成了一名性工作者,她通过自己身体赚取供她吸毒的资金。作为一名性工作者,苏珊妮经常会在红灯区附近出没,有一次,史蒂芬偶然看到她正与另一名性工作者交谈,他就将苏珊妮定为他将要杀害的第三名受害者。

史蒂芬用同样的方法将苏珊妮带到他的公寓内,即便苏珊妮知道跟随一名陌生男人回家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她还是决定冒这个风险,因为史蒂芬许诺事成之后会给她一些毒品,这是她无法拒绝的条件。苏珊妮一进入史蒂芬的房间,就看到了挂在墙面上的武士刀和摆在桌子上的大量刀具,她有些不安,但还是跟着史蒂芬走进房间。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苏珊妮之前一定在这个房间里待过,并且与史蒂芬发生过关系,从史蒂芬手中获取过毒品或金钱。虽然有时候史蒂芬也会做一些奇怪的举动,逼迫她看一些扭曲丑恶的东西,但这些事情给她造成的伤害很有限,也都处在她的承受范围之内。只不过那个时候,史蒂芬还没有变态到现在这种地步。

史蒂芬经常采取一些疯狂又变态的行为来侮辱给他服务的妓女,他喜欢羞辱这些女性,对待她们的态度也很恶劣,有些时候还会使用一些暴力手段。他的这些不近人情、近乎灭绝人性的行为,其实只是为了探索出一条可以和这些人联系到一起的途径,成为这些人的实际掌控者,一个可以从她们的痛苦中获得快感的人。有的时候,史蒂芬还会用他的控制力给她们自由,但现在他会直接杀死她们。

房屋安全管理处的人员清楚地知道史蒂芬的不良记录,于是他们就在史蒂芬的住处外安装了一些摄像头,以便于监控这个屡次进出监狱的不良青年。这些摄像头忠实地记录了史蒂芬对苏珊妮所实施的一切暴行,这些恶行和犯罪心理画像专家预测的结果一般无二。

史蒂芬本身就是一个瘾君子,他经常服用兴奋剂、镇静剂、摇头丸、脱氧麻黄碱以及氟胺酮,他十分依赖这些毒品,而这些毒品也让他对暴力的画面日渐沉迷。事实上,史蒂芬所建立的网站也只发表有关弓弩和杀戮的信息,这些图文并茂的暴力内容就是他被毒品诱发出来的负面幻想,也正是充斥在他身边、脑海中的信息。

对史蒂芬而言,他所描绘出来的这些暴力画面,其实相当于一次又一次的实战演练,这些幻想出来的暴力情景会给他带来一定的舒适感。也正是在这样的暴力画面中,他才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身份形象,并一步步将其注入现实社会中。

等到苏珊妮进屋以后,史蒂芬原形毕露,他残忍又暴虐的目光惊到了苏珊妮,苏珊妮见势不妙,就趁着史蒂芬翻找武器的机会仓皇逃出了他的房间。等到苏珊妮冲到门外两人宽的过道内后,史蒂芬也冷酷地追了上来,他的手里端了一把弩机,他先在过道的尽头站了一下,然后朝着正在逃跑的苏珊妮扣动了扳机,苏珊妮的头被射穿了,她当场死亡。

史蒂芬并不在意过道的另一头还有一架摄像机,杀死苏珊妮后,他还朝着摄像机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然后就大摇大摆地走出了摄像机的拍摄范围。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史蒂芬应该是故意做出这种动作的,他的这种行为应该是蓄谋已久的,他当时想的是他的犯罪行为被曝光后,人们将会怎样看待他,他又将拥有怎样的社会评价,这些评价会和他想象中的一样吗?

第二天,保安在查看监控录像的时候,发现了史蒂芬杀害苏珊妮的那一幕,他马上报了警,史蒂芬很快就被警方抓捕了。在随后的审问中,史蒂芬虽然没有表露出任何想要隐瞒事情真相的意图,他也向警方承认了3起谋杀罪行,但他还是只讲了一些可能被警方查出来的细节,其他内幕只字未提,这其中就包括他是如何杀死3名被害人并分解她们尸体的细节。

史蒂芬在被捕前还在公寓内放了一把火,他告诉警方,他这样做是为了消除DNA证据,当警方询问他为什么知道这样可以销毁证据的时候,史蒂芬就开启了滔滔不绝的讲解模式,有犯罪心理画像专家戏称:“史蒂芬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犯罪心理专家,只不过犯罪心理专家在分析罪案的时候并不会低下自己正义的头颅。”

史蒂芬拒绝向警方交代有关弃尸的任何细节,他只告诉警方,弃尸地点是一个只会被电脑或者机器人选择的地方,那是一个理性的、冷漠的、精神失常的人才会选择的地方。在回答为何要杀死被害人这个问题时,史蒂芬表示他自己也不清楚,或者说他只是想要杀死自己或者自己身体内的一部分。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史蒂芬之所以会承认所有的杀人罪行,是因为他想要成就自己是一名连环杀手的恶名,但当他得到这个恶名以后,他就变得不愿意与警方交流了,他想要通过这些警方不知道的案情细节来重新获得掌控他人的快感。史蒂芬对自己的专业很有信心,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解读警方办案程序的专家型人物。

针对一起连环凶杀案,从常规意义上来讲,人们往往只会记住那个制造这一系列恐怖事件的人,几乎没有人会去记被害人有哪些。如果一名连环杀手被捕,他又向警方陈述了他所犯下的全部罪行,那他就会在世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这些印象是丑恶又负面的,但这也正是史蒂芬想要达到的目标。

调查人员发现,史蒂芬还涉嫌食用被害人的尸体,他被捕时放火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销毁DNA证据,而是要销毁那些正在被他烹炸的被害人尸体。史蒂芬很享受被警方追问时的那种感觉,他还制订了他杀人生涯中的最后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也是他整个杀人行动中最重要的一个计划,他会给自己起一个外号,而这个称号必定会让所有人都知晓。

史蒂芬选择在法庭公审的时候公布他的杀手称号,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法庭公开审讯的时候,当法官询问他的姓名时,史蒂芬站起身来迫不及待地大声说道:“我的名字叫作‘十字弓食人魔’。”

史蒂芬·格里菲斯在接下来的审讯中大肆宣扬他杀害被害人的细节,这些细节恐怖得让人难以置信。在对史蒂芬进行宣判的最后一个环节,司法系统还必须确认他在作案的时候是否是保持清醒的。虽然早就有精神病专家认为史蒂芬患有精神疾病,但法庭认为史蒂芬在作案及作案前都拥有着非常清醒的意识,他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决定反复杀人的,他就是在神智足够清醒的情况下冷酷地追求自己的野心。

史蒂芬·格里菲斯确实实现了他的野心,并追随着他的偶像“约克郡屠夫”的脚步走进了犯罪的深渊,但他也要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赎罪,正义是不可能饶恕他的。法庭认为史蒂芬·格里菲斯有罪,应判处他服3个终身监禁,并且他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假释的资格。

【背景知识】

连环杀手的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几乎所有的连环杀手都是不正常的,但他们绝不是疯子。这种区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般而言,具有临床精神疾病的犯罪者往往不会顾及自身的安全问题,他们肆无忌惮地坚持实施犯罪,就像本文中的史蒂芬一样。

令人感到不安的事实是,犯罪心理画像专家一直认为连环杀手的真实面貌更接近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邻居、同事、朋友甚至搭档。有些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甚至认为,大部分连环杀手几乎都是和他们的寡妇母亲生活在一起,而具有反社会倾向的犯罪分子则可能是独居,所以他们很难和社会建立正常的关系。

也有部分连环杀手是与被犯罪心理专家称为“保姆型”的女性同住,这种女性经常被他人的依赖性或被掩饰的软弱性所吸引。几乎所有的、不同类型的罪犯都喜欢控制被害人,但连环杀手和性犯罪者除了拥有强大的控制欲望以外,还试图从被害人身上得到他们需要的其他感觉(比如,性、虐待和想要听到被害人的祈求声,等等)。

事实上,大部分连环杀手的时间都花在了反侦查这件事上,他们设法制造假证,或者将所有的作案线索消除掉,以求作案成功且不被警方找到。随着一个又一个凶案发生,连环杀手杀人的冲动以及过度膨胀的自信会一步步削弱他原本保持着的谨慎心理,他很快就会在作案的时候留下重要罪证,然后被警方抓捕。

最成功的连环杀手大都是机会主义者,他们都是非常狡猾、善于挑选猎物的人,这些连环杀手每次作案前都会制订非常周密的计划,他们所选择的被害人也多是易于得手或者与作案者有着巨大实力差距的人(比如对孩子、残疾人下手)。这些连环杀手会选择很偏僻的地点作案,以此来保证整个作案过程的隐蔽性。

大多数连环杀手都是男性,很少有女性连环杀手。很多连环杀手都有返回案发现场故地重游的行为,他们甚至会伪装成路人在凶案现场附近围观,或者直接伪装成目击证人,借用“知情者”或“好心人”的身份接近警方,企图参与到整个案子的调查中去。